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胡六點 新歷史起點 新戰略規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7 00:12:00  


胡錦濤的講話,是在歷史新起點上提出的戰略構想和行動綱領。
  中評社香港1月27日電/即将出版的《中國評論》月刊二月號刊登该刊學術顧問、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郭震遠對“胡六點”的解析文章《站在歷史和戰略的高度》。他認為,“胡六點”確認兩岸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就是對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關係基本的戰略形勢作出判斷;強調兩岸實現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像一根紅線貫穿《講話》的始終;突出推進兩岸關係鞏固、持續地和平發展的戰略思考和規劃,是《講話》的基本內涵;作為具體政策的“六點意見”,每一條都具有重要而又明顯的新意。文章內容如下:

  2008年12月31日,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講話(以下簡寫為《講話》)。《講話》立即在海峽兩岸和國際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和積極回應。

  《講話》是在兩岸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關鍵時刻,從歷史和戰略的高度,提出的戰略構想和行動綱領。《講話》確認了兩岸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的戰略形勢,強調了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的大趨勢,突出了實現兩岸關係鞏固、持續和平發展的戰略思考和規劃,提出了更務實、有效的對台政策。

  確認兩岸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過去的30年,是中國和世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的歷史時期。在這30年中,兩岸關係同樣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如果說《告台灣同胞書》的發表,啟動了兩岸關係的歷史性變化,那麼2008年兩岸關係的轉折性變化,則表明兩岸關係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這是30年變化積累的必然結果,又是更深刻的新變化的基礎和開端。這就是當前和未來時期,兩岸關係面臨的基本的戰略形勢。

  確認兩岸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就是對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關係基本的戰略形勢作出判斷。《講話》基於兩岸關係30年的變化,作出了判斷。《講話》指出,1979年元旦《告台灣同胞書》的發表,“標誌著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理論和實踐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30年來,祖國大陸關於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既有深入地理論探討、思考,又有持續地實踐,從而為兩岸關係站在和平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鄧小平關於實行“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江澤民的“八項主張”;胡錦濤的“四點意見”和中共十七大報告中的“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等等,清晰地顯示出,30年來關於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理論探討、思考,不斷深化、細化、具體化的軌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