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胡六點 新歷史起點 新戰略規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7 00:12:00  


 
  在祖國大陸現代化建設蓬勃發展的同時,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實踐也持續進行。兩岸停止軍事對抗;開放台灣人員來大陸探親、旅遊、投資、就業和就學;兩岸兩會形成“九二共識”並進行兩次汪辜會談;出台一系列保護台胞、台資合法權益的法規;頒佈並實施《反分裂國家法》及開展反“台獨”、反分裂鬥爭;實現國共兩黨領導人會晤並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等等。理論的探討、思考是艱難、曲折的,實踐的進行是坎坷的。但是,30年的不懈努力,始終推動著兩岸關係的歷史性變化。正如《講話》確認的,“兩岸關係歷經風雨坎坷,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確認兩岸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首先就是確認兩岸關係在過去30年中,不斷發生的變化已經導致了歷史性轉折;同時更確認兩岸關係在未來時期,還將繼續發生更重大、更深刻的變化。《講話》確認,“今天,兩岸同胞往來之頻繁、經濟聯繫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躍、共同利益之廣泛是前所未有的”;同時,《講話》又強調,“攜手共進,戮力同心,努力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還提出既是目標又是政策的“六點意見”。顯然,《講話》對兩岸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做了最充分、最權威的確認。對於當前和未來時期兩岸關係戰略形勢的這一判斷,是認識當前兩岸關係的前提、把握未來兩岸關係的基礎。

  強調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兩岸關係在過去30年中極不平靜,歷經風雨坎坷。兩岸從1949年開始的嚴重軍事對抗,在1979年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後開始明顯緩解,但直到上一世紀90年代初才基本結束。從1988年開始,由於李登輝、陳水扁堅持推進“台獨”路線,兩岸經歷了20年以統“獨”鬥爭為核心的嚴重政治對抗,曾經幾度出現十分嚴峻的形勢,並且在陳水扁執政的八年中形成了兩岸關係的高危期。但是,兩岸關係卻在風雨和坎坷中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始了和平發展的進程。這深刻地表明,兩岸實現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是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無法改變的。

  強調兩岸實現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像一根紅線貫穿《講話》的始終。這是《講話》的一個最重要特點,表現了對於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認識與時俱進的重大新發展。《講話》一再強調,“我們應該登高望遠、審時度勢,本著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認真思考和務實解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問題”;“解決台灣問題的核心是實現祖國統一,目的是維護和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追求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儘管前進道路上還會出現困難和阻礙,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懈努力,緊緊依靠兩岸同胞,就一定能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錦繡前程”。這些清楚顯示了,將實現兩岸統一、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結合,是大陸處理兩岸關係、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出發點。正是站在了這一歷史的高度,大陸才制定並堅持了和平統一的方針,宣導並推進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