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華球:台灣需要理性成熟的朝野對話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2 09:50:05  


李華球: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與追逐,台灣的街頭遊行活動,其實還在成熟與非成熟當中擺盪。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作者 李華球)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必須要有一個平和理性的空間,才能使各種聲音透過合法合理的程序傳達到每個角落,這是公民社會傳達理念與紓發情緒的管道。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與追逐,台灣的街頭遊行活動,其實還在成熟與非成熟當中擺盪。尤其是最近的“嗆馬圍陳”行動,流露出的警民激烈對峙和衝突,實在是讓人民憂心,到底台灣社會的理性空間是否存在?

  藍綠對峙其實很清楚的將台灣區隔成,藍中不能有綠,綠中不容有藍的“有我無你”死界。這樣的嚴重區隔,使得社會的對立幾乎找不到緩衝與轉圜的界線,這是台灣綜合實力,逐漸在優勢的高峰當中,不斷下滑的原因。雖然有論者認為,台灣因為受到全球不景氣因素的影響,導致經濟構面受結構性的衝擊,因而整體環境在撐力不足之下,自然會緩步下滑,甚至於長期受困難振。

  經濟性的因素,當然是這波積弱不振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社會不安因素對整體綜合實力的影響,長遠來看,其實不亞於經濟層面。尤其像台灣社會這樣的兩極對立,幾乎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嚴重的社會問題,當然會影響內部的工作環境以及外資的投入,尤其外資的撤走對經濟的連鎖衝擊效應,是明顯而立即的危害。

  十一月初的街頭運動,反對勢力的抗爭理由其實並不充分,藉著對馬英九施政不力與對陳雲林訪台的不滿,聚眾走上街頭。這兩個理由在合法的申請之下,是可以遊行抗議,但問題出在,期間的違法脫序衝突行為,公然的挑戰公權力,造成警民嚴重的衝突,台灣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這樣的抗議行動,不但逾越合法性,更失去理性抗爭的意義和力量,台灣的公民社會成熟度受到嚴厲的考驗。

  這個失去和諧理性的空間,正是目前台灣社會的隱憂,而群眾運動的燃火點,也被刻意的撩撥,激情的暴力氛圍正逐漸燃釀當中。隱約間,台灣社會又將再度回到從前黨外激烈抗爭的時代。回首當時的慘烈與悲哀場面,令人憂慮不解的是,台灣不是應該在苦難當中找到進步的動力嗎?但眼前顯示的卻是在衰退當中陷入泥淖而不知自拔。

  我們要呼籲馬英九“總統”和蔡英文主席,台灣必須要有一個理性與和諧的環境,讓人民可以堅定而不畏公權力的幹涉,盡情的參與公共討論;台灣更需要有一個成熟制度性的朝野對話空間,適時透過對話、溝通、協商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問題無限擴張。而這個理性的空間,必須要朝野:以人民為芻狗,為蒼生計利益,盡棄前嫌,坦誠以對,別無他策!(作者:李華球 現為:時事評論員)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