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迎接新挑戰》(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5 12:55:26  


 
打擊家庭暴力

76. 為打擊家庭暴力,政府已強化支援服務,亦完成了相關法例的修訂,加強保障受害人。來年,我們會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直接服務和支援,包括增加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和臨心理服務課的人手、進一步發展施虐者輔導計劃、強化庇護和危機中心對有需要的婦女、兒童及面對家庭危機人士的支援,以及繼續加強公眾教育,打擊家庭暴力。

加強康復服務

77. 政府會因應殘疾人士和有精神健康問題人士在不同階段的需要,持續發展以家庭為本及多元化的輔助服務,加強專業支援。

78. 就殘疾兒童而言,及早介入至為重要。政府會加強學前訓練,提供適時服務。至於殘疾成人,政府會繼續增加日間訓練及住宿服務的名額。我們亦會為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加強醫務社會服務。

打擊青少年毒品問題

79. 過去一年,由律政司司長領導的專責小組一直努力不懈,就打擊青少年毒品問題制訂對策,與滅罪及反吸毒網絡緊密合作,聽取持分者的意見,並進一步加強政府各部門、非政府機構和社區在禁毒工作上的協作。正在推行的一系列中短期措施涵蓋預防教育及宣傳、治療康復、執法、研究等方面。為期兩年的全港禁毒運動,以及“友出路”計劃已經啟動,旨在促進無毒青少年文化,以及動員整個社會從不同的層次,以靈活的方法協助我們的下一代。專責小組短期內會發表報告,提出一套全面和可持續推行的長遠政策和措施。

醫療改革

諮詢工作

80. 在醫療改革第一階段諮詢中,社會普遍認同改革刻不容緩,同時需要加強基層醫療、推動公私營合作、發展電子病歷,以及加強醫療安全網,並認為應加快服務改革的步伐。我們承諾在醫療融資得以落實前,會善用未來數年政府增加的撥款,盡可能推行已有明確共識的服務改革。

81. 在醫療融資方面,市民普遍認同政府應增加醫療承擔,繼續為醫療開支提供最主要資金來源。對於各個輔助融資方案,社會各界對不少重要的課題提出精闢的見解。我們計劃在來年上半年進行第二階段公眾諮詢,以進一步深化討論、凝聚共識。

推動私營醫療發展

82. 為鞏固和發展香港成為區內尖端醫療中心,我們必須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在硬件方面,我們會鼓勵和便利私營醫院的發展。政府正物色合適的土地,初步包括黃竹坑、將軍澳、大埔、北大嶼山等地區,供私營醫院發展之用。我們會邀請私營機構向政府提交發展醫院的意向及建議。我們會制訂政策,確保使用有關用地所徵收的地價,對私營醫院和社會大眾公平;同時讓有關的私營醫院發展能進一步提高香港醫療服務的水平,惠及市民大眾,亦能拓展醫療服務產業。

83. 在軟件方面,我們需要創造環境,吸引人才,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交流,提升醫護專業水平。在尊重專業自主的原則下,我們會聯同醫護專業的註冊和培訓機構及有關的專業團體,探討如何繼續提升本地醫生國際的專業水平。

84. 與此同時,政府會致力改善現時本港醫療系統中公私營醫療服務嚴重失衡的情況,試行一系列措施,推動公私營醫療協作,包括向私營醫療界別購買基層醫療及醫院服務、資助市民在私營醫療界別接受預防護理、在兒童專科及神經科學專科設立多方合作的卓越醫療中心等。

地區醫療設施

85. 天水圍新市鎮近年發展迅速,因應該區的服務需求,我們計劃在天水圍興建一所醫院,加強區內的醫療服務。預計工程可在二零一一年展開,並於二零一五年完成。

加強基層醫療

基層醫療工作小組

86. 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的建議,在醫療改革諮詢中獲得市民普遍支持。我們會在未來數年增撥資源,積極落實這項建議,包括制訂重預防護理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以及推動以家庭醫生概念為本的基層醫療名冊。食物及生局局長即將成立基層醫療專責小組,成員包括公私營界別醫護專業人員的代表,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社區健康中心

87. 為了在社區內提供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並特別關注長者和弱勢社群的醫療需要,我們會探討一個新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在“社區健康中心”的概念下,協調不同的服務單位提供基層醫療服務。因應各個社區不同的需要,這些服務單位所提供的服務可以包括普通科門診、外展社區醫護、護士診所、專職醫療、處理較簡單個案的專科服務等。我們會探討由公營、私營和非政府機構三方合作提供“社區健康中心”服務的可行性,而公營部門會負責統籌服務。在新的服務模式下,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社群會繼續獲得公共資助醫療照顧。

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88. 政府一直留意疫苗的發展及病理學情況,如有充分科學理據,便會把新的疫苗納入免費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政府考慮了生防護中心與有關專家的建議,現已決定將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加入“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照顧長期病患者

89. 為了減低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的風險,我們會在社區內公私營層面同時推動慢性疾病的預防工作和護理支援,為高危人士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和制訂護理計劃。我們亦會加強對長期病患者的教育以提高自我照顧的能力、推行試驗計劃資助長期病患者接受私家醫生的全面治療、跟進和護理,以及在選定的公立普通科門診診所引進跨專業團隊,為長期病患者提供綜合護理服務。

丁、以港為家

90. 第三個挑戰來自市民對生活質素的期望。香港是先進的國際城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市民也重視優質的生活環境,包括空氣質素、生活空間、文化建設及文物保護等。過去二十年,香港由製造業向服務業經濟轉型,經濟變遷影響城市發展的規劃,為我們提供了條件和需求,重新審視如何美化城市面貌和優化種種生活元素,讓香港成為一個優質生活的家。

91. 同時,政府現正檢討空氣質素指標。我們會按世界生組織關於空氣質素的指引,採納階段性指標,以長遠改善空氣質素。

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

92. 香港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需要保護環境和自然生態,更要與鄰近區域並肩合作,為珠三角地區闖出一條低污染、低耗能的發展道路。

93. 為進一步加強兩地在環保方面的合作,我已經與廣東省政府取得共識,共同打造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的“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提升廣東省和珠三角地區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94. 要落實這個構思,兩地會在二零一零年以後的減排、優化發電燃料組合、開發及推廣再生能源、減少汽車排放、加強自然保育及綠化,以及科研和宣傳教育等多方面開展合作。兩地並會就目標、措施及合作機制深入討論。

低碳經濟

95. 面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及挑戰,香港要早作準備,加強能源效益,採用清潔能源,減少依賴化石燃料,推動以低耗能、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

清潔能源

96. 改善空氣質素和減低溫室氣體排放,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首要工作之一。由於發電是香港的主要污染源,如何減少燃煤發電,增加使用清潔能源,同時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一直是我非常關心的課題。

97. 今年八月二十八日,特區政府與國家能源局簽署諒解備忘錄,除了保證核電的長期穩定供應外,更保證三個不同氣源,包括海上天然氣、陸上天然氣以及在內地鄰近香港地區共同建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向香港供氣。目前天然氣發電佔香港境內發電廠總發電量百分之二十八。為改善空氣質素和應對氣候變暖,我們會積極研究如何逐步增加使用清潔能源,例如將本地發電廠使用天然氣發電比例增至百分之五十。我們會在檢討空氣質素指標時,就相關改善空氣質素措施一併諮詢市民。

提高建築物能源效益

98. 能源耗用量與溫室氣體排放有密切關係。本港耗電量百分之八十九用於建築物。因此,我們會立法強制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盡快改善新建及現有建築物的能源效益。

能源審核

99. 我建議在“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中預留一億五千萬元,資助大廈業主進行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綜合審計的部分費用。另預留三億元資助大廈業主進行提升能源效益工程的部分費用。

推動節能

100. 為了進一步推動節約能源及能源效益,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們計劃於啟德發展區設立區域供冷系統,為新發展區內建築物提供中央水冷系統,以作空調之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