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迎接新挑戰》(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5 12:55:26  


 
教學資源與時並進

51. 為提升學生自學及互動學習能力,並以電子課本作為印刷課本以外的另一選擇,我們會積極研究電子學習資源的研發。教科書的使用和價格一直為市民所關注,亦有意見指近年教科書經常改版,加重家長的負擔。我們會邀請資訊科技界專家、家長、校長、教師及出版商等組成專責小組,深入探討這些問題,並會參考其他地區的經驗,以制訂長期方案,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和便利學習。

擴展國際學校

52. 去年施政報告發表後,政府為國際學校預留四幅全新土地和四所空置校舍,並邀請國際學校及其他有興趣團體就這些土地和校舍表達意向,反應非常踴躍。我們最近已完成空置校舍的分配工作,預計學校會於未來兩個學年陸續投入服務。我們計劃於本年年底前邀請已就四幅全新土地表達意向的三十一個團體提交辦學計劃,然後進行遴選及分配。

丙、民心我心

53. 我們面對第二個挑戰,是平衡社會利益,維護社會公義。公共政策需要平衡社會不同階層的利益,並對有爭議的政策提出長遠解決方案,推動社會由分歧走向共識。同時,我們對社會發展要有長遠的視野,包括香港作為現代化的華人社會,應該維持家庭作為社會的核心價值,並為進入高齡化社會提出可持續的應對方法。

保障市民權益

食物安全

54. 為了更有效保障食物安全,政府打算在本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全面的《食物安全條例草案》。最近發生的奶類食物事故,顯露現行法例的不足之處,有需要加速立法改善。政府已成立專家小組,全面評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並就改善醫療和食物安全方面的工作,向政務司司長提出建議。

55. 政府亦會在短期內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優先處理問題食物事宜,讓當局在有需要時可迅速禁止問題食物入口、銷售及指令回收。

置業保障

56. 置業是人生一項重大的投資決定,清晰的樓盤資訊,有助準買家作出適當的選擇。針對過往有個別地產發展商就單位的“實用面積”有不同定義的情況,運輸及房屋局早前與有關界別,統一了未建成一手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定義。“實用面積”只包括單位的主體面積、露台及工作平台的面積;至於其他地方的面積,包括窗台,會逐項列出,但不計算在“實用面積”內。

57. 政府在本月初已修訂“預售樓花同意方案”的相關條款,新批出住宅樓花的售樓書從此要採用統一的“實用面積”定義,而發展商亦會就有關樓花採用新的標準價單範本。消費者委員會以及地產代理監管局正加強宣傳教育,包括印製新的小冊子,提醒置業人士應注意的資料,以及要求地產代理向準買家提供全面和正確的單位面積和售價資料。

提供物價資訊

58. 消費者委員會已開始為市民提供多類型物價資訊,有關服務將會增加,涵蓋更多商品,以提高價格透明度及資訊流通度,協助市民作出精明的選擇。

過海隧道收費

59. 市民普遍關注過海隧道擠塞及收費差異問題,我們理解公眾的關注。政府將於二零零八年十月就此問題進行顧問研究。我們不應低估問題的複雜性,但會致力尋求一個能兼顧交通運輸、財政及法律可行性的長遠方案,並為將來可能展開的談判作好準備。

60. 市民要明白,單靠調整三條隧道收費並不能有效解決擠塞問題。隧道的接駁道路是否完善,是解決擠塞問題的核心。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完成後,才能改善中環至灣仔一帶的擠塞問題,並有助達至三條隧道流量合理化的目標。

競爭法

61. 自由競爭的營商環境,有利於普羅消費者。去年我承諾在二零零八至零九立法年度提交《競爭條例草案》。今年五月,政府發表競爭法諮詢文件。我們總結諮詢期收集的意見後,已手草擬相關法例,可望在本立法年度提交立法會。

汽油價格

62. 市民關注油公司是否採取 “加快減慢”的策略。我們已要求油公司在訂定燃油價格時適時反映國際油價走勢,並須提高價格透明度,讓社會大眾監察。我們目前正與油公司商討具體措施。假若確實出現“加快減慢”的情況,政府會考慮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以保障市民利益,包括透過油站招標程序,引進對汽油價格的監管;希望社會各界能積極參與討論,在促進公平營商環境與保障消費者之間取得平衡,有效處理汽油價格問題。

維護弱勢社群

立法保障最低工資

63. 自二零零六年十月政府為清潔工人和保安員推行 “工資保障運動”以來,社會觀念已逐漸改變,對基層勞工的工資保障和企業社會責任有新的體會和更多的認同。我衷心感謝支持及參與此項運動的商會、企業、僱主及業主立案法團。我亦感謝勞工顧問委員會過去兩年努力監察運動的進展。我們剛為“工資保障運動”進行了總結,雖然受惠的工人數目和比例與兩年前比較均有上升,但整體而言,成效未如理想,顯示以自願參與及鼓勵的方式推動工資保障有其局限。我曾明確承諾,假若“工資保障運動”成效不彰,便會為清潔工人和保安員立法設定最低工資。今天,政府會展開立法工作。

64. 有商界及勞工界的意見認為,若政府決定推行法定最低工資,應即時涵蓋各行各業的僱員。我理解和認同這個觀點,特別是從社會公義的角度來看。事實上,低薪職位並不局限於清潔工人和保安員兩個工種,而低收入僱員在不同工種間往往有一定的職業流動。此外,如何界定清潔工人的定義亦存在一定困難和爭議。因此,政府的傾向是最低工資立法應同時涵蓋所有行業,而我們的目標是在二零零八至零九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當然,我明白有些社會人士,包括商界、僱主及學者對於引入法定最低工資有憂慮。我在此強調,政府會以審慎及務實的態度,處理最低工資水平和檢討機制等相關議題。

65. 參考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我們決定成立最低工資委員會,向政府提出建議。委員會的成員來自勞工界、商界、學術界和有關政府部門。委員會將研究如何釐定最低工資的水平和訂立檢討機制,以確保法定最低工資在保障基層勞工,防止工資過低的情況,避免低薪職位流失和維持本港整體經濟發展及競爭力等各關鍵層面,取得適當的平衡。勞工及福利局會即時展開籌備成立最低工資委員會的工作。

66. 最後,我想交待對最低工資的整體看法。首先,跨行業最低工資一方面保障勞工免受不合理剝削,但同時要避免令低薪僱員職位流失。其次,工資是僱員付出勞力的回報。由於每人的家庭需要不盡相同,最低工資保障的收入,並不一定足以支付每名僱員的家庭開支。有需要的僱員可以透過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獲得適當的補助,這樣可鼓勵身體健全及有工作能力的綜援受助人重投社會工作,從受助走向自強。

社會企業

67. 社會企業有助在社區層面創造基層就業機會。我們會繼續提高公眾對社企的認識。民政事務總署自今年初推行社會企業伙伴計劃,積極推動政府、商界、民間三方合作。至今已成功伙拍超過十個跨界別合作的社企計劃。我們會繼續透過“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提供種子基金,支持新的社會企業。

食物援助

68. 食品價格上漲對基層市民生活帶來壓力。我在七月提出預留一億元給社會福利署,通過與非牟利機構協作,加強提供短期食物援助服務,協助極需支援的貧困人士。這項額外支援會覆蓋全港各區,為所有有需要的貧困人士及家庭,包括新來港人士、單親家庭、需要緊急救濟的人士及家庭、露宿者,以及過去一年並未受惠於政府一系列紓困措施的貧困人士等,提供即時及直接的支援,計劃將會盡快提交財務委員會批准。

69. 我們會鼓勵地區組織和有關的非政府機構積極尋找和主動接觸在過去一年並未受惠於政府一系列紓困措施的貧困人士,以了解他們是否需要額外支援。我們亦會特別針對這類人士,尤其是位、板間房及天台屋住客,加強宣傳這項食物援助措施。

長者生活援助

70. 人口高齡化亦是香港社會必須正視的挑戰。到二零三三年,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會增至二百一十七萬,約為現時的兩倍半,屆時每四個人當中便有一個是長者。個人、家庭及社會,均需對長者作出共同承擔。

高齡津貼

71. “高齡津貼計劃” 原意並非為照顧長者生活基本需要而設,所以金額較綜援水平為低。隨人口高齡化,不少長者因未能符合申請綜援的入息和資產規定,逐漸倚靠高齡津貼作為生活補助,因此社會上出現了增加生果金至一千元的聲音。我認為要解決問題,必須就長者生活援助制訂完整的策略,包括考慮以下幾方面:

(一) 過去一年社會各界及各政黨已經廣泛就高齡津貼表達意見,並提出將金額增加至一千元,我們認同這是合理的水平。

(二) 但我們考慮到人口急劇高齡化的趨勢,而政府財政資源有限,現行建基於簡單稅制,無需供款的社會保障及福利制度要持續發展,必須將資源用在有需要的長者身上。政府有需要考慮引入某種形式的入息或資產審查,同時確保現時已領取高齡津貼的長者不受影響。

(三) 我們亦會積極探討能否進一步放寬“高齡津貼計劃”的離港寬限。

(四) 對於經濟上無需依靠政府入息援助的長者,我們也需要表達對他們的尊敬,進一步推動社會各界及私營機構為長者提供各種優惠。

  勞工及福利局正全力檢討“高齡津貼計劃”,預期在年底前完成檢討。過去半年,政府已先後額外發放合共超過六個月的高齡津貼予有關長者,相信可以暫時紓緩有需要長者的生活壓力。

擴展安老服務

72. 我們會通過新建合約安老院舍和“改善買位計劃”增加資助安老宿位。同時,增加資助日間護理名額和到戶服務,讓“居家安老”的長者及護老者得到更佳的支援。早前推出的“護老培訓地區試驗計劃”,有效提升護老者在照顧長者方面的信心和技巧,我們會將計劃擴展至全港各區。 

家庭支援

確立家庭核心價值

73. 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家庭議會於去年十二月成立,深入探討家庭核心價值及和諧家庭關係,並會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推廣。

74. 為提供有利家庭和諧的環境,家庭議會正研究如何進一步鼓勵商界提供“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更有效地推動家庭友善的僱傭措施,使員工得以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此外,政府採納家庭議會的意見,正研究如何在政策制訂過程中考慮家庭角度。

社區保姆服務

75. 為協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妥善照顧子女,我們由本月起在六個試點推行“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動員地區團體和組織,為區內六歲以下幼兒提供“中心託管”服務。服務機構更會訓練區內婦女成為幼兒“社區保姆”,鼓勵“社區保姆”在家居環境照顧鄰居的小孩。在推動鄰里互助之餘,計劃服務時間更具彈性,包括晚間、部分周末及假日時段,更能便利因工作或臨時事故而要外出的家長,減低兒童獨留在家而發生意外的風險。明年三月計劃會擴展到全港各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