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北京奧運不可能助長狹窄民族主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0 00:25:26  


 
  這位作者難道是90後的日本人嗎?這麼不懂得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愛國教育,自古就有。尤其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後,中國的一代人在血與火中接受了最大的愛國教育。1949年,中共主政,中國即全面貫徹愛國主義教育。恰恰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更多的宣揚和平與發展的概念,盡量減少民衆對不愉快歷史的仇視。中國與世界、與西方的關係,終於走向了和平與理解。我們可以肯定說,最近30年,是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從高漲走向衰弱的過程。

  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說,最近上演的民族主義似乎已經超出中國領導人的控制。最近的民族主義運動的一個有趣方面是,它們似乎主要是由互聯網信息和電子郵件交流驅動的。截至6月,中國有大約2.53億互聯網用戶,是世界上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而大部分的網民都是支持民族主義事業的年輕人。

  作者在此,簡直是強詞奪理了。中國互聯網日趨發達,到今年底可能會超過3億人。互聯網與全世界緊密聯係在一起,因為有了互聯網,中國的年青人與世界再也沒有了隔閡,中國人的國際視野是空前開闊的,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我們還要注意到,中國的互聯網正在催生著特殊的中國與論民主與政治民主,中國人的言論空間與言論自由,也是歷史上沒有過的。因為開放,極端的民族主義思潮就永遠不可能被激發出來,不可能成為思想的主宰!作者一棍子把上網的中國年輕人都打成是民族主義者,這是何等的過分。

  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說,但還是有很多人擔心北京奧運已經把民族主義火焰煽得足够高,使之可以持續燃燒一段時間,而且由於擔心遭遇逆火,政府將難以采取強硬措施應對。

  北京奧運會當然能夠大大增長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但是,不可能助長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的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最大的目的,是要發揮奧林匹克精神,推動構建和諧世界的理念。可以說,自從7年前申辦奧運成功之後,中國經歷了走向深度的改革開放、向世界更加敞開大門的心靈洗禮。我們有信心相信,未來的中國走向,最終能讓世界放心、釋懷!

  資料表明,民族主義的一般性定義極為廣泛,其爭議遍及古今。民族主義的例子極其多樣,論及民族主義不時引致極端性的情緒,使得表述並定義民族主義極為困難。一個反覆發生的爭議是,人們以自身地區性的經驗來定義民族主義。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者幾乎全然自認為本國優於他國,而最極端的民族主義甚至會尋求摧毀非我族類的文化,導致種族滅絕以及世界性的浩劫。

  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不斷地指責中國在走向民族主義,在這樣的指責中,民族主義當然不是普通的民族主義,而是力圖要把中國與極端的民族主義挂鈎,為此,不惜指鹿為馬,亂說一通。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如果非要相互指責的話,我們也可以振振有辭地舉出許多例子來論述日本新民族主義氾濫的危險性。如早在2001年初,日本右翼的領軍人物、發行60萬冊美化侵略戰爭連環畫《戰爭論》的作者小林善紀和他的同伴就聲言,他們不願被戴上“右翼”的帽子,更願意人們稱他們民族主義者,他們公然承認這是因為“民族主義”比“右翼”在日本更具感召力。

  我們更清楚,中國崛起也是日本新民族主義抬頭的主要原因。但是,江河東去,在中日關係走向新的階段、新的時期,中日之間沒有必要繼續互相謾罵和指責了。大家都睜開眼睛看世界吧!不要被心中的妒嫉、仇恨蒙蔽了良知!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