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亞洲羚羊 跌倒在獨派意識之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2 00:12:28  


資料圖片:“北京奧運.炎黃之光--海峽兩岸長跑”活動歷時半月,2001年6月30日到達終點北京。圖為來自台灣著名運動員紀政(前排左四)、橫渡世界十二海峽的游泳名將王瀚(前排左五)和大陸運動員鄧亞萍(前排左二)等跑在隊伍的前列。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中評社的即時分析說,曾為台灣奪下奧運銅牌的前田徑女將紀政接受台灣媒體專訪,認為中國大陸以“中”字為台灣代表隊的入場序,矮化台灣,主張馬政府應考慮不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典禮。瘋狂的想法,引人側目。的確,享有“亞洲羚羊”美譽的紀政這一番話,如此無知無畏,出自一個資深的體育人口中,令兩岸都跌破眼鏡。“亞洲羚羊”,跌倒在獨派意識之下?

  紀政,世人稱之為“亞洲羚羊”,她的名字兩岸都耳熟能詳,知名度太高了。如果說台灣有令大陸人肅然起敬的人物的話,紀政當然算是一個。在1968年第19屆墨西哥奧運會上,紀政以10秒4的成績獲女子80米欄銅牌,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獲得獎牌的中國女子。1970年她還獲得第6屆亞運會女子100米冠軍,從1964年至1970年,她共44次創亞洲紀錄。紀政,的確不僅是台灣的驕傲,還是兩岸中國人的驕傲。

  翻開紀政的歷史,我們還得知,她曾是一個熱情地通過體育運動來促進兩岸人民感情的體育名將。如媒體的報道,1992年,紀政發起了“為中國人的健康、活力、繁榮而跑”的海峽兩岸長跑活動。這項活動到2001年已經成功舉辦了4屆,足跡遍及兩岸幾十個城市,民眾參與者達數萬之眾。紀政接受採訪時說:“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會去公園、街頭看看,那些正在鍛煉的、喝茶的老人們聽說我們是台灣的,很感興趣,問我們很多問題。這時我感到,兩岸民眾還是太缺乏瞭解,而我們正是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大陸對紀政最為感激的就是,她是台灣少見的積極推動北京申辦奧運的支持者,身體力行,把感情全部投進去了。

  根據當年的報道,2001年6月,就在北京申奧最關鍵的時刻,被稱為台灣體壇“精神領袖”的紀政挺身而出支持北京申奧。紀政認為,兩岸在政治上仍有爭議,但在申奧方面卻不應該有歧見。台灣應該站出來表達兩岸都希望北京申辦成功的一致立場,給北京申奧加分。為此,紀政拿著簽名板,趕在會期最後一天,跑到“立法院”,尋求“立委”支持。紀政的行動獲得了熱烈回應,重量級“立委” 踴躍簽名,一些到“立法院”開會的官員聞訊也趕來要求簽名。 

  緊接著,紀政又發起了名為“北京奧運、炎黃之光”的第四次海峽兩岸長跑接力活動。兩岸體壇,群賢畢至,60多名運動員,由台北起跑,跨海經深圳、廣州、杭州、上海、青島,一路北上,最後到達北京,為北京申奧史寫下了具有特殊意義的一頁。

  今天重溫這些文字,我仍為紀政的言行所感動。我認為,大陸邀請台灣方面的人士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首先不可以忘記的就是紀政,紀政的影響大、作用大,尤其是真誠感動人。

  查閲當時的北京的報紙,有一則專訪這樣描述:“回憶起7月13日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紀政仍然難以抑制自己的興奮:“那時我在美國等待,一幫朋友在台北的一間咖啡館裏等待,消息不斷地傳過來,可是美國這邊不直播,我急壞了。最先告訴我好消息的是香港一個電臺的女記者。緊接著,電話突然就打爆了,居然造成整個飯店電話堵塞,接線員只好單給我開了一條(電話)線。”“那邊咖啡館裏的朋友,一個勁地喊‘紀姐、紀姐’……我激動得眼淚都下來了。”就在那個夜晚,紀政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不僅是北京的驕傲,也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