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反導問題針鋒相對 美俄間何爲“舒適距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31 14:01:21  


俄羅斯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資料圖)
  把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中的對白:“嚴陣以待——宛如氣勢汹汹的豪猪張起了犀利的銳刺……”套用到近來的美俄關系上,不啻爲一種形象的比喻。

  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顧問葉辛7月24日說,針對美國的東歐反導計劃,俄可以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并建議終止2002年簽署的《俄美削减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此前,俄羅斯《消息報》援引軍方消息報道說,俄可能會將古巴作爲其有投放核武器能力的圖—160轟炸機的加油基地。 

  美國推動北約東擴,并計劃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系統,其“犀利的銳刺”指向了俄羅斯“柔軟的下腹部”。俄羅斯也被迫“張起犀利的銳刺”,表露了在加里寧格勒州這塊深入北約肌體的“飛地”,甚至距美國僅150公里的古巴部署進攻性核力量的意圖。這讓國際輿論不由得回想起冷戰年代發生的“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等事件。 

  然而,曆史的結局是,美蘇在彼此感受到對方銳刺的犀利程度後,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銳刺收回來一些,畢竟兩敗俱傷甚至俱亡并不是它們追求的終極目標。 

  回到當今世界,美俄兩大國除了不想引發核沖突同歸于盡外,還有不少政治、經濟、環境等方面的全球性事務需要彼此合作解決。就像人際關系領域著名的“豪猪哲學”所說的那樣,在嚴寒之中,豪猪們必須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但靠得太近又會被彼此的銳刺弄得大家都不舒服。尋找到一個既能保暖又不被刺痛的“舒適距離”,就成爲考驗各方智慧的關鍵。擴展到國際關系上也是如此,當前美俄雙方需要的,正是通過磨合找到這樣一個“舒適距離”。 

  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顧問葉辛7月24日在回答俄塔社記者提問時强調,需要審慎和適時地對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作出反應。俄軍方也公開表示,《消息報》的有關報道失實。比起7月初美國和捷克簽署反導雷達預警基地總協定後,俄外交部聲明稱“俄方將被迫采取軍事技術手段而非外交手段予以回應”的措辭,已然緩和了不少。 

  相反,倒是美國方面不依不饒。被提名爲美國新任空軍參謀長的施瓦茨7月22日警告說,美國決不允許俄羅斯將古巴作爲有投放核武器能力的轟炸機的加油基地,美國應采取强硬措施向俄方表明其已越過重要界限。 

  問題是,當美國自以爲對方拿它沒辦法,繼續氣勢汹汹地張起犀利的銳刺指向俄羅斯的下腹部時,它自己的下腹部也同樣有可能暴露在俄羅斯的銳刺之下。屆時,尖聲喊痛的恐怕不止俄羅斯一家吧。(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