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熊玠:我對馬英九不獨不統不武的看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08-07-22 16:30:19


 
  “終極統一”又何之﹖

  儘管很多統派人士(包括大陸)對馬英九當選以來再未重提“終極統一”之承諾,感到失望。某華文報甚至於影射馬英九為陳水扁第二,辯稱從此“兩岸想建立充足互信的前景不太樂觀”。這種說法除了過於偏激以外,也表示完全不瞭解台灣政治之微妙。因茲事體大,須簡述如下﹕

  第一、台灣在民主化以後﹐已非蔣經國的強人政治(總統一人說了就可定案)的時代。正如上述﹐馬英九雖然當選也已就職,但他好像仍在繼續競選。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他已在為四年以後競選第二任作必要的努力。這並沒有甚麼稀奇。可以借鏡美國的經驗以詮釋之。通常一位美國總統,如有劃時代的創舉,通常要等到第二任時才放手去實施。因為,反正因憲法限制沒有第三任,如若第一任貿貿然就推動其創新但有爭議的政策,有辦不成而斷送自己連任機會的顧慮。何況,第一任有四年的準備工作,可為其創舉做好鋪路工作。等到第二任,再放手去作,較無後顧之憂。

  第二、從台灣的普通老百姓來言,兩岸的差距除了政治與經濟制度懸殊外,大陸與台灣人民間目前的人均收入相比,也是天差地別。儘管宏觀來說大陸的總生產額(GDP) 是台灣的八倍,但如除以十三億人口,大陸的人均收入,僅有台灣的七分之一。故從台灣的個人來觀之,今日如與大陸談統一,等於是“你共我的產”。可是,這個對比會因兩岸經濟發展速度的差別而變更。譬如,據美國兩個智庫共同研究得出的數據,大陸在二○三○年的GDP 將趕上美國(註一)。換句話說,由這樣推算,可以說屆時大陸的人均收入,也將超過台灣。如果這樣推算可靠的話,到二○三○以後,從台灣老百姓來看,兩岸統一將是“我共你的產”。

  第三,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不只是兩岸中國人內部的問題。尤其事關統一,更牽涉到美國人的敏感。美國在冷戰期間的對台政策,早先是“以獨制蔣﹑以蔣制中共、再以共制蘇”。 到蔣家政權結束和蘇聯瓦解後美國標榜的“不贊成任何手段改變台灣現狀”政策,莫不是“以台制中”的戰略考量。說穿了,如果台灣獨立了,或者相反地與大陸統一了,美國均沒有了台灣牌可打以制衡中國大陸。依此邏輯推理,正如美國反對民進黨的搞臺獨,同樣地,美國也擔心台灣在國民黨手中倒向中共。因此,馬英九一方面透露兩岸之互動“不容國際介入”(答自由時報八○年三月二十九日記者問;已如上述)另一方面在競選時對選民許下“任內不會與大陸談判兩岸統一問題”的願。雖然這個公開許願,是符合目下台灣主流選民意旨,但有一半也是在奉勸美國對台灣不要多管閑事。既然競選時已許下此願,就任伊始當然不便立即翻案。其道理可想而知。

  但這不表示“終極統一”完全擱置。究竟這目標也是他競選初期所宣示的政見。如果“終極”是一個等待的遊戲,那麼問題是等待到何時才算時機到來﹖對這個戰略策劃問題,應在兩岸間與中美間實力增長對比的變化上找到答案。至於兩岸間實力對比,我們已在未來雙方經濟成長比率上略見端倪(已如上述)。至於中美間實力對比,據各方估計,至二○五○年中國大陸極有可能趕上美國並駕齊驅。有一組學者甚至認為:如屆時美國為了台灣與大陸決一戰,最後將是中國大勝,並從此替代美國成為世界上獨一的霸主(註二)。另有最新一項研究報告, 根據不同的估計(包括世界銀行), 預測二十一世紀的後半(即二○五○)開始,世界上四大強國排行將是:中國、美國、印度、日本。故二十一世紀將改稱“亞洲世紀”(註三)。

  如果這些預測可供參考,那表示到了二○五○年代由於實力對比的考慮,美國為了台灣與中共動武的結局,將更不可能發生。何況,在經濟安全將超過軍事安全的地緣經濟時代,對一個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而言,再加沒有美國大力支援的狀況下,繼續與大陸較勁,恐越來越非理智之選擇。所以,屆時無論“終極統一”是否會水到渠成般的自然實現,而如說它將是台灣主流民意可以歡迎的一個談判選項,雖不近亦不遠矣。

  如按照以上第二點中以二○三○年為最早兩岸有較大希望談統一來計算,則離開今年(二○○八)有二十二年;而如果以第三點的二○五○年計算,離今有四十二年,馬英九今年五十七歲,到二○五○年將是七十九歲,到二○五○年將是 九十九歲。 所以他說中國統一,他有生之年也許看不到,不是沒有道理的老實話。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8年7月號,總第127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