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熊玠:我對馬英九不獨不統不武的看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08-07-22 16:30:19


 
  (一)就職前喧嚷要出訪美日暗藏的政治含義。由於陳水扁的民進黨主張“強化亞太地區、與美日同盟”用以對付中共。而馬英九則有發展“美、日、中的等距關係”戰略構想。民進黨將之歪曲為蓄意向中共靠攏;並且時而向美國告洋狀。譬如謝長廷即對美方的薛福瑞與卜大年如此貶損馬英九;並說馬的“不武”即是淡化軍購的意思(見聯合報二○○八年二月二十七日報導)。陳水扁更積極表態要大購軍火以討好美方、並以此打擊馬英九。因此,馬在當選後認為有需要在就職前主動表達訪問美日之意願。用意乃在糾正美日對他當選之疑慮。但據個人所知,美國欲趁機給不熱心軍售的馬英九一個教訓,因而以打太極拳辦法使其訪美意願未遂。很多人不知其中底細與奧妙,斷章取義地以他吃了這個“軟釘子”事件來質問他的判斷能力。個人認為,因這個插曲,我們更應該警覺,提防馬英九的“美日中等距關係”政策會繼續被台獨人士的歪曲與顛覆。而美國人也可能繼續被這種手法所誤導。

  馬英九不愧是個好學生,立即抓到了美國人的資訊。所以在他就職演說中,有一小段特別強調他的新政府要“強化與美國這一位安全盟友及貿易夥伴的合作關係”;並保證“我們有防禦台灣安全的決心,將編列合理的國防預算,並採購必要的防禦性武器”。在演說中,他沒有透露將向美國軍購的數字。但第二天的早報,把軍購預算定為台灣GDP 的百分之三,而且附加這也是美方期望台灣的標準水線之說明。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美國在台協會駐台灣代表楊甦棣(此人在國宴時與我坐同一桌)立刻表示對馬總統的就職演說甚為滿意。同時,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韋德寧,五月三十一日在另一個場合亦特別強調美國絕對不擔心台灣(在馬英九領導之下)和中國關係發展得太過密切,因為那是“符合兩岸和美台關係的利益;是雙贏的局面”。

  (二)淡化“國共平台”的爭議。有人認為馬英九意欲淡化“國共平台”,等於自削武功。其實不然。二○○五年連戰以國民黨榮譽主席身份訪問大陸,與胡錦濤總書記達成“連胡共識”。成為兩黨間對話之基礎,媒體稱之為“國共平台”。對此發展,民進黨極盡歪曲之能事。也引起了美方的關注。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對國會所提出《台灣二○○八總統大選》的報告,就指出自從連戰訪問中國大陸以來,國民黨的兩岸思維起了重大轉變。因此,國民黨或將對美國壓力與利益採取更“堅定”的立場。並說國民黨與對岸和解,除了會因此對美國軍售造成抗拒以外,最終還可能會損害到美國的區域利益。美國這種看法,自然喚起了馬英九的警覺。其實,回顧二○○五年連戰訪問大陸時,國民黨已失去政權五年。為了糾正陳水扁執政以來台海兩岸間溝通全面斷絕,故祇好利用黨對黨方式(國民黨對共產黨)建立幾乎是當時唯一的管道,以緩和兩岸劍拔弩張之緊張情勢。但在二○○八年總統競選中,民進黨以“國共平台”是國民黨向共產黨輸誠、甚至出賣台灣的陽謀,給馬英九扣“紅帽子”。令他在打宣傳戰上吃了很多苦頭。選後國民黨重新執政,有必要避免給民進黨繼續指責“國共兩黨私相受授”的口實。

  所以,不論在吳伯雄應邀去訪大陸行前,或五月二十八日吳胡會後,馬的團隊均不斷放出風聲,謂國共平台祇是“民間性質”的“第二軌道”。面對民進黨新科主席蔡英文指控胡吳會是“弱化政府”的批評,“陸委會”的回應是強調胡吳會僅供開拓議題而已。若要落實協商,仍必須回到海基會對海協會的平台。這也是為甚麼在胡吳低調克制成功敲定復談後,立即宣佈兩會將於六月十一日開啟復談的詳細時間表。

  儘管馬英九如此小心翼翼處理國共平台,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結束其大陸之行甫返台北之際,民進黨中央卻已評擊他在大陸進行的是躲避立法院監督的“密室談判”。並指控若未來兩岸“國共平台”持續進行,會對台灣造成五大傷害(對台灣民主、主權、協商進程、安全、經濟利益的五大傷害)。所以,馬要以政領黨的構想,可說有先見之明﹔表示絕無以“二軌”壓倒“一軌”而喪失政府的主導性。雖然有人持相反意見,認為不管馬英九或者國民黨作甚麼,民進黨都會評擊,又何必多此一舉?但從馬英九的眼光來看,問題是:為甚麼要將刀柄供奉給民進黨、方便它來刺殺自己呢﹖

  (三)啟用賴幸媛的風波。雖然很多統派以及大陸領導階層在競選階段均對馬英九看好,表達對其有深厚的盼望,但在當選後馬英九宣佈他的“陸委會”把關人選,竟是前台聯黨立法委員賴幸媛。一般人對台聯黨沒有好印象,因它的教父是李登輝;而李登輝是在一九九九年創造“兩國論”的禍首。大家對賴幸媛任立委期間曾有深綠色彩,也未淡忘。故她任命的消息傳來,一時造成爆炸性風波。究竟,“陸委會”是台灣主管兩岸事務的主要部門。負責執行層峰的決策、推動各方貫徹執行,進行監督,使之落實。海基會也是在“陸委會”督導之下運行。由於賴幸媛被委任掌管“陸委會”,有人封馬英九為“藍皮綠骨”。某華文報並以“心猿意馬”大標題作諷刺性的報導。

  這其中原委牽涉到台灣政治錯綜曲折的微妙,須要有戰略思想方能徹底瞭解。茲且回顧競選期間的一項經驗,作為說明。由於在競選期間馬英九極受大陸看好。在台灣一時造成對他的一個大尷尬。為了使綠營對他扣紅帽子之伎倆不得逞, 馬英九不遺餘力地要做到大家都明確看出他與大陸劃分界限。譬如儘管他“終極統一”的立場,他特地一度提出臺獨為一個選項的曖昧觀點﹔並以“返聯公投”因應陳水扁的“入聯公投”。簡言之,在台灣政治氣氛被陳水扁執政八年的毒化以後,大陸官方對馬英九的公開支持,反而成為他的政治包袱。這種吊詭,是常人很難理解的。

  過去八年來,由於陳水扁政府的“去中國化”與有效地擴散台獨思想,其毒化島內政治氛圍之深,比想像要嚴重得多多。譬如民間自認是“中國人又是台灣人”的人數,八年來相繼遞減。相反地,自認僅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人數相對增加。再者,覺得與大陸認同就等於是出賣台灣利益的人數,八年來也大為增加。謝長廷在競選中一再要製造國民黨出賣台灣人利益的形像。譬如蓄意將馬蕭“兩岸共同市場”貶為“一中市場”,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蕭萬長的十二項建設項目(有兩千五百億人民幣的陸資投入),縱使在馬蕭高票當選後,為躲避嫌疑,仍有必要命名為“愛國”(即愛台灣之意)的建設項目。

  同樣地,馬英九在當選後,必須考量他“陸委會”的人選是否會被綠營有隙可趁地攻擊為馬英九的賣台幫辦。由於民進黨深通此道,絕不會同意讓任何民進黨人被徵召充任此職,故馬英九向台聯黨借將,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並趁機拉攏李登輝,以分化泛綠的勢力。這也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考慮。以賴幸媛之背景執掌“陸委會”,縱使民進黨要蓄意攻擊謂其“助紂為虐”幫馬英九賣台(譬如民進黨新科主席蔡英文誣蔑才就職七天的馬政權與中共在“共表一中”),也就沒有多少威力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