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時代雜誌:震災讓中國人煥發出新的自我意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4 17:15:02  


  中評社香港5月24日電/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刊登一篇長文,展現一個西方記者對汶川地震的種種關注點。這篇摘譯著重兩個部分:公民社會在地震中飛躍,地震在改變中國自我感知的同時至少暫時地改變世界(西方)對中國的感知。主要內容如下:

  通往映秀的公路裂開的口子大得足以吞沒小孩,而且到處是被壓扁的卡車以及巨石。一位母親帶著兒子離開屍體腐 爛、學校倒塌、道路被埋、一排排家園被毀的地獄場景。但這些沒有令兩個朋友止步。他們坐火車、坐汽車、最後步行到這裡幫助地震災民。他們身上穿著“我愛中國”的白色體恤,他們決心走進災難的核心地帶。他們當中一位36歲的物理教師吳光雷表示,在看到災難的新聞後,他們就決定過來幫忙。28歲的吳向平請假來參加救援工作,“我們中國人越來越團結在一起,因此,國家的道德也在昇華。”

  文章說,這些簡單的表述帶著希望和自豪,在很大程度上表達了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在過去兩周對自己的了解。8級地震是這個國家三十多年來最大的自然災難,至少5萬人死亡,500萬人無家可歸。從災區傳來的可怕畫面迫使中國人正視深淵。畫面也反映出一個超出很多人想像的、富有同情心的國家形象,在那裏,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排隊數小時捐錢捐物,在那裏,成千上萬像上述兩位吳先生那樣的人們離開工作崗位,離開家人,趕赴災區幫助他們的同胞。通往災區的道路擁擠不堪,當局不得不拒絕一些志願者。捐贈的衣服堆得高高的。幾天之內,來自中國私人企業(過去它們並不以慈善聞名)已達十億美元,而且還在增長。

  源源不斷的支援富於啟示性。多年來,中國公民沒少看社會較為黑暗的一面,國家在奔向富強過程中的出現貪婪、不計後果——使用童工,腐敗,假冒偽劣產品,受污染的食品、危險的玩具等等。但這場巨大的人類危機中煥發一種新的自我意識,中國民眾富有同情心的、慷慨崇高的精神。正如艾伯塔大學政治學家姜文然所言,這場地震是一次“意識震撼”,集體頓悟。

  文章指出,當然,當國家緊急情況緩和下來,中國基本上將回復到它平常的樣子。但一些基本的東西變了。普通中國人為建設更具良知的社會作貢獻,敦促政府做正確的事情的能力(甚至責任)煥發新的信心。大多數志願者是第一次從事這樣的工作,很多人表示他們渴望在未來做更多的社區工作。姜文然表示,這是中國公民社會成形中的重大飛躍,這對中國民主化進程的未來至關重要。這不是說汶川地震將在未來幾年直接引起選舉,但執政者與日益活躍的中國公民之間複雜而不斷變化的關係將很可能演變成中西式政制之間的某種妥協。

  這場地震不僅改變了中國的自我感知,而且至少暫時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感知。此前很多國家懷著恐懼與懷疑看待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中國與民主西方之間的關係在西藏事件和火炬傳遞風波後特別緊張。但這場發生在緬甸颶風十天后的地震展現了中國政府的另一面。緬甸偏執的軍政府阻撓外國援助,表明一個壓制政權對自己民眾的痛苦可以多麼無情,多麼無能。但中國對地震的迅速反應甚至贏得批評者的欽佩。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