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訪謝長廷競選總幹事李應元(紀錄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7 01:16:21  


李應元站在謝長廷巨大人像前,對2008勝選信心十足。(中評社鄒麗泳攝)
  中評社台北1月7日電(記者 鄒麗泳、林淑玲專訪)民進黨提名的2008“總統”大選候選人謝長廷的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李應元,1月4日上午在謝長廷競選總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透露謝陣營選舉策略及重要政策內涵。以下是專訪記錄全文(李─李應元、林─林淑玲、鄒─鄒麗泳)

  鄒:聽說1月2日舉行的民進黨“中常會”,有人對謝長廷輔選“立委”不力有所批評,不知道實際情況如何?

  李:我想民進黨內一向就是有話直說,這種大鳴大放的傳統是一種民主開放的象徵;其實應該說是大家分進合擊,用不同的方式來助選,才是最有利的方式,總體戰力也較能夠發揮。所以陳水扁“總統”利用造勢場合宣傳,那“謝院長”就陪候選人到廟裡、產業界、工商團體、農場、或原住民弱勢地區,把他的理念落實到這些活動上;而這樣的行程對“立委”候選人的曝光幫助也最大,在輔選“立委”的時候,“院長”都盡量讓“立委”是主角,他本身的知名度已經很高了,所以不需要再打知名度。所以“院長”他需要的是議題,讓社會上去談論。但這中間出現有戒嚴說的話題、“中選會”一階段或兩階段的選務話題、國民黨拒絕公投的話題等等,這些話題的政治性很強,而且對立性又高,往往佔據了多數的新聞版面,所以“院長”的政策都被淹沒。
 
  可以說,“院長”不是沒有提政策問題,例如以證券投資資金的開放來說,包括有台商資金、還有中資、一般國際資金的進來。像台灣股市現在約有1/3是外資,若我們繼續朝開放的方向走,就會如“院長”所說,可以讓股市到2萬點。
  
  處理完資本、金融市場之後,再到傳統產業,例如農業的七大主張,那七大主張前面的兩大項就非常的重要,跟農民的生活相關。譬如說稻米收購價格有14年沒有調整了,若價格一公斤調2塊錢,以一年一甲地生產約1萬公斤來算,農民就可增加2萬元(新台幣,下同)的收入。第二種是說,不管你種植甚麼東西,只要有向相關的農政單位登記,政府保證你擁有平均價格的九成。因為台灣時常有颱風,造成農民所得變動太大,我們以過去三年平均市價的95%跟你收購,讓你靠天生活的農民永遠不用看天吃飯。我們用“國家”跟你保證,你看這兩種保證價格制度多重要,但報紙登多大?連標題都沒有!

  再舉例說,全台灣十多萬的製造業、中小企業,我們幫你解決土地的問題、要幫你制訂中小企業振興條例;政府給資金幾百億來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問題,謝長廷當“行政院長”時是2000億、到“蘇院長”時是2700億,但在整個融資體系裡,還是佔不多。另外中小企業需注意到風險管理,但財務報表規定不可以太嚴格,所以在中小企業振興條例中,報表該如何規定才符合他們的能力,該如何多加照顧等等,所有這些事情都是政策。

  “總統”的候選人政策來輔選,“總統”用造勢場合來輔選,大家就有不一樣的目的。當然還有各種助選團,如守護台灣助選團、強棒助選團、吉祥如意助選團,就各自用多元的方式來輔選。理論上,如果整體的環境好的話,力量應該是會加強。但是坦白說,今天我們在媒體、司法、“國會”上都十分弱勢,這幾個重要的統治領域,舊勢力都非常明顯,而且強大,這個部分就造成我們統合戰力難以有效的發揮。
  
  因為其他政治性話題被放大,所以我們剛剛講的議題都不見了!例如今天《中國時報》(1月4日)的社論“一場議題消失的選舉”,我剛剛說的都是政策,而且是反覆地講;最近還有讓青年充分就業的主張、人人有屋住的主張,不要讓他們逐漸搬離台北市,像這些都是議題,怎麼會沒有議題呢?所以我說今日台灣特殊的政經環境、媒體環境掩蓋了這些正面的政策主張。不然理論上來說,這些議題都可以接受挑戰、接受檢驗、接受辯論,所以“院長”一直說要辯論。因為民主國家的“總統”候選人之間就是要辯論,你看美國的共和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幾個月前就開始辯論了,我們現在剩下八十天,怎麼不能辯論?當然可以辯論。

  所以我對於“中常會”這個問題做一個總結說,事實上我們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輔選,而且忙得要死,有公開行程、也有不公開的行程。因為現在整體的環境氣勢顯然是還沒有帶起來,以目前“立委”的選情來看,我們處於非常危急的狀態。

  我們要讓所有的支持者了解,我們的民主是不是要走回頭路?這點嚴格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我們民主的實踐是從選民、到決定公共政策,這是民主的最後一步;但在這最後一步,國民黨竟變成拒絕公投,這是在走民主回頭路。一來,他們當時讓公投的門檻這麼高,就已經有點反民主了;再來,好不容易有100多萬人的連署,一個“中常會”(國民黨)就決定反公投。這是民主回頭路,是重大的民主危機。對我們來說,這次若讓國民黨拿到2/3的“國會”席次,我們不到40席的話,那台灣社會、整個“國家”不就讓他們予取予求了?各種錢坑法案通過,每個人就要負債更多錢,這是不得了的事情,不是隨便講講的。所以我認為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危機,我們要有危機意識、要有警覺,如此才會更團結,大家釐清問題的本質之後,再重新出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