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高官誇大中國海軍實力 爲增加預算找理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0 17:39:41  


中美海軍技術差距絕非單靠數量能彌補。圖爲中國海軍常規潜艇。
  據美國《太空戰》網站近日報道,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和議員再次誇大中國海軍威脅,稱中國依靠强大造船能力能够很快在軍艦數量上超過美國海軍。

  新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13日在衆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稱,美國造船能力和造船工業缺乏競爭力,而中國却正好相反,其造船能力正在迅速增長。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很可能超過韓國成爲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造船國,這引起美國的擔憂。共和黨議員亨特更添油加醋地表示,中國每年制造5000艘商用船只,相比之下,美國是300艘。中國平均每年能制造3艘潜艇,而美國只有1艘。中國的鋼産量幾乎是美國的5倍,每年産量大約4.8億噸。所有這些給中國打下了工業基礎,如果中國將制造商船的能力轉化爲制造軍艦,那麽中國海軍將超過美國。

  然而只需要稍做分析就能發現拉夫黑德與亨特講話中引用的數據大有問題。衡量一國造船實力的指標包括船只的噸位和性能。以5000艘與300艘的造船數量“論英雄”明顯是偷換概念,“造船數量大國”幷非“造船能力大國”。從所造船只的性能上講,要將制造商船的能力轉變成制造戰艦的能力幷不容易。在船體結構、動力、通信、導航、油路系統及防護設施等方面,軍用艦艇的要求遠遠高于商用船舶,兩者在技術要求、科技含量、資金投入等方面都相距甚遠。美國海軍在航母和大型船塢登陸艦等方面已有數十年建造和使用經驗,而中國海軍在該領域仍是空白。至于所謂“中美潜艇建造數量”的比較更缺乏意義,英國《簡氏海軍》的數據顯示,中國近年來建造的多爲常規潜艇,這與美國先進核潜艇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而亨特稱中國鋼産量達4.8億噸,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字表明,這只是“粗鋼”的産量,幷不等于船舶用鋼。造船用鋼的質量、尺寸、規格、精度等要求更高。資料顯示中國造船所需的很多特種鋼材仍依賴進口。相比之下,美國的鋼産量雖然不再增長,但其鋼鐵産品持續向特、精、高方向發展,特種鋼、合金鋼等高端産品比重不斷上升。用鋼鐵産量來說明中美造船能力同樣不可信。

  盡管論據和結論都不靠譜,但如果了解有關背景,倒也能理解拉夫黑德等人的“苦心”。這次聽證會是爲美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今年10月聯合推出的《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舉行的。會上議員們對美海軍不斷要求增加預算、造船進度却一再推遲表示强烈不滿,對該戰略能否實現美海上力量的真正融合表示懷疑。面對議員咄咄逼人的提問,拉夫黑德難以正面應答,不得祭出“中國軍力威脅”這面擋箭牌,來轉移議員的注意。(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