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德國專家:中國不是一個攻擊性的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1 16:45:33  


德國的桑德施耐德教授表示,對中國擴軍、軍費開支的指責是不公正的。
  中評社香港8月1日電/恰逢解放軍建軍八十週年,德國外交政策協會中國問題專家桑德施耐德教授日前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對中國軍事現代化、軍費開支的指責是不公正的;中國希望避免軍事對抗;台灣如果宣佈獨立,確實將成為中國大陸發動戰爭的理由;中國制定了全球戰略,只是閉口不談而已;但中國總體上不是一個攻擊性的國家。

  隨著經濟的崛起,中國也開始加快其軍隊現代化的步伐。對於一些西方國家針對中國增加軍備的批評,桑德施耐德教授表示,如果將中國的國防開支與美國比較,就會發現這裡極大的差距,而且是有利於美國的差距。

  桑德施耐德認為,拋開中國的官方數字,即使按照最高的估計,中國每年拿出一千億美元用於國防現代化,而美國的相關數字是五千億。由此看來,美中之間的剪刀差非但沒有縮小,總趨勢上還在加大。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個經濟上飛速發展的國家拓展其軍事能力,也不是什麼非同尋常的事情。很多國家的發展過程都類似,美國也不例外。說中國的軍費開支不透明,這倒是事實。不過,軍事在我們這裡也不是一個注重透明的領域。

  至於中國在近期內是否會對美國構成威脅?桑德施耐德表示,將一個國家視為威脅並推行相應的政策時,它才會對你構成威脅。當然美國和中國之間有台灣的問題,這使美國的對華政策有別於歐洲。但所有跡象都表明,中國願意使棘手的問題在雙邊關係的框架內得到解決,中國希望避免可能的軍事對抗。

  然而反過來,美國其實對中國已形成包圍圈,華盛頓與日本、印度結盟,與泰國保持密切的軍事聯繫,改善與越南關係,還在中亞擁有軍事基地。桑德施耐德教授表示,美國以這樣那樣的形式出現在中國的周邊,這使中國在安全政策上不免產生憂慮。

  對於中美關係最為敏感的台灣問題,桑德施耐德表示,中美兩國的政界必須盡一切努力,使台灣不走出單方面宣佈獨立這一步,因為這對北京來說確實是發動戰爭的理由。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陳水扁有可能利用明年大選或奧運會的機會宣佈“台灣獨立”,中國大陸官方人士已經明確表示,台灣比奧運會更重要。

  另外,對於中國在今年1月進行的反衛星武器實驗,引起西方強烈反響。一些西方國家更是指中國加速太空的軍事化。桑德施耐德表示,中國的用意是一方面想檢驗其技術能力,另一方面也發出了一個象徵性的信號:將來我們也會擁有這一技術。目前還不意味著權力推移,但從總體趨勢上會朝這個方向發展。這也表明中國不以均衡的國防戰略為目標,不爭取與美國勢均力敵,中國的策略是所謂的不對稱性。比如說中國試圖在美國通訊系統的敏感環節或在潛艇可能攻擊美國艦隊的地方擴展其優勢,以此抵消美國的絕對優勢。

  最後,對於中國的全球戰略,桑德施耐德認為,中國其實已經制定了全球戰略,只是中國目前對此閉口不談。我們在全世界都能清楚地看到中國正在樹立自己的全球地位,一個區域國家不會在非洲如此遍佈足跡,一個區域國家也不會對拉美展開如此強烈的攻勢。

  不過,桑德施耐德教授也表示,世界還不需要在中國軍隊面前感到恐懼。桑德施耐德稱,中國從總體上來說不是一個具有攻擊性的國家,但中國會在不久的將來利用其軍事潛力,維護其地緣政治、特別是能源領域的利益。重要的是:誰對中國採取對抗的策略,將中國視為威脅,甚至是敵手,那麼歷史的經驗表明,中國最終也就會變成他的敵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