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報:在中國沙漠想起“了不起”的韓國政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6 16:36:06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朝鮮日報》25日刊載題爲《在中國沙漠想起“了不起”的我政府》的評論文章。評論員在文中寫到,身處高速發展的中國,看青瓦台拿出的資料,實在令人鬱悶。文章指出,雖然韓國在向前跑,但如果中國和日本跑的更快的話,那就意味著韓國不但沒有進步,反倒是落後了。全文轉載如下:

  中國西部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面積是韓國的20倍。從省城烏魯木齊到吐魯蕃的公路橫穿沙漠。在前後均不見盡頭的直線高速公路上疾馳幾十分鐘也依然如故。遠處是常年白雪覆蓋的天山山脈,在那裏能看到噴出的火焰,那裏是油田。200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3個發射載人太空船的國家,發射基地就在公路東面的戈壁灘。中國爆發出的力量所帶來的壓迫感連這荒蕪的沙漠亦無法逃避。

  走在這條公路上,不禁想起了虛張聲勢地自詡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政府”的青瓦台。他們為5年來出口和外匯儲備增加2倍,經常收支超過順差600億美元感到自豪。對4%的低增長率則辯稱是“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韓國排名第9,有什麼可擔心的。”身處高速發展的中國,看青瓦台拿出的資料,實在令人鬱悶。

  2005年,曾歷任駐華、駐韓大使的美國人李潔明說:“中國和日本越來越強大。韓國要睜大雙眼留意中國和日本在做什麼,不要忘記歷史。”雖然韓國在向前跑,但如果中國和日本跑的更快的話,那就意味著韓國不但沒有進步,反倒是落後了。這就是立足韓半島、無可逃避的國家命運。

  從盧武鉉政府執政的2003年到去年,韓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增至2800億美元。其間,中國的GDP增加至韓國的4倍,達1兆1000億美元。由此,在2003年曾是韓國的2.3倍的中國GDP,在去年已是韓國的2.8倍。考慮到中韓兩國的經濟增長率,大概今年會增至接近3倍。如果中國讓人民幣升值,差距會變得更大。

  青瓦台津津樂道的是,從2003年到2006年韓國出口額增加了1300億美元,但中國的出口額增幅為5300億美元。盧武鉉總統樂於談及外匯儲備,可在韓國增加720億美元時,中國增加了6000億美元。2003年,距離釜山很近的上海港的吞吐量也在這一時期發展到了釜山的2倍左右。2003年兩國的研發投資持平,但到了2006年,韓國減少了,中國卻增加了1倍多,兩者比值近4倍。從世界500強企業看,自2004年至去年,韓國增加了3家企業,共14家。中國則增加了8家企業,共23家。這都是在韓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府”執政時發生的事情。

  其間,中國的第二、第三、第四個“上海”爭相浮出水面,中國的大學也越來越接近世界水平。韓國還沒造出用於發射人工衛星的火箭,中國已經要發射探測飛船。在韓國剛剛有一艘“宙斯盾”艦下水時,中國已經開始擴大核潛艇數量並公開發表了將巡航于韓國近海的航空母艦建造計畫。

  韓國的總統和政府本應對中國抱有敬畏之心,睜大雙眼留意中國。如果這樣做了,就決不會脫口說出“歷史上最偉大的政府”之類的話。中國就在旁邊虎視眈眈,可笑的政績表怎麼好在國民面前眩耀呢。

  中國的胡錦濤主席說:“經濟成長不僅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共產黨生存的必要條件。”為了生存,共產黨也在強調經濟增長,可盧武鉉卻說:“經濟增長率不是唯一的指標,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意義。”這種認識差異令韓中兩國的國力在盧武鉉的5年任期進一步加大了。

  如果兩國領導班子對國家前景和戰略的認識差異照此持續10年,歷史會再次讓韓半島得到深刻教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