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10平米房到手僅61平米,公攤面積不能成糊塗賬
http://www.CRNTT.com   2022-08-18 16:24:22


 
  這就是計量口徑混亂的結果。開發商用建築面積宣傳,混淆概念誤導購房者,給購房者造成一種撿便宜的錯覺,實際上套內面積遠低於購房者預期。而且,購房時僅看樣板房是普遍操作,購房者根本看不出不同計量口徑下的真實面積情況。

  再加上現在的房子普遍越建越高,公攤面積越來越大,得房率越來越低,購房者不知道最終到手的實際套內面積會有多少,還得為公攤部分承擔後續的物業費、取暖費等,這自然難言合理。公攤面積產生的收益如何處置,也時常引起業主和物業的糾紛。

  商品房的買賣,畢竟不像買件衣服這麼簡單,可以先看先試,不滿意退款。在預售制加持之下,購房者沒有多少“後悔權”。

  所以,包括一些兩會代表委員、業內人士在內,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取消公攤,并非沒有道理。如果按照實際的套內面積計算,更清晰直白,也可大大擠壓開發商做文章的餘地。實際上,重慶在多年前就開啓了取消公攤的試點。

  當然,和預售制度一樣,公攤面積制度的存在由來已久,哪怕民衆“苦其久矣”,要想一步到位地取消,可能也不現實,畢竟現在的房產證等都是以總建築面積為標准。

  但這不等於公攤面積制度無需調整,公攤面積的大小可以任由開發商說了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