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110平米的房子到手僅61平米,公攤面積爭議如何解決?
http://www.CRNTT.com   2022-08-18 16:18:24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

  因此,與住房相關的話題熱度始終居高不下,如是否取消公攤面積制度、預售制該取消還是規範、精裝修房屋質量問題、小區公共場地用途被改變等。每一個與住房相關的問題,都牽動著老百姓的神經。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卻發現套內面積只有60多平方米;購房時銷售人員口頭承諾的31%公攤面積,收房時卻變成了46%……

  山東省青島市市民李黎(化名)原本應該在去年開開心心收房,卻被公攤面積帶來的問題困住了。維權一年多來,她始終想不通:“怎麼一公攤,把我一半的房子都攤出去了呢?”

  李黎的困惑在很多購房者心中都存在。

  記者近日采訪發現,公衆對於購房時需要承擔公攤面積費用多有詬病,認為公攤面積的存在給購房人一種要為不屬於自己的公共空間買單的不適感。同時,普通購房人很難准確計算公攤面積和套內面積大小,只能被動地從開發商等處了解信息,讓不少人擔心存在“消費暗區”,比如公攤面積被包含在總面積內,意味著後續的物業費、供暖費等費用同樣包含了公攤部分的費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近年來一種聲音甚囂塵上——取消公攤面積制度。那麼,公攤面積制度的存在依據是什麼?目前形勢下是否能够取消?是否有可替代或進一步完善的方案?圍繞這些問題,記者展開了調查采訪。

外墻一半計入套內 購房者被術語繞暈

  2018年4月,李黎全款購入青島市某小區一套總面積為110.25平方米的住宅。買房時,本就是建築行業從業者的李黎對公攤面積格外關注,反複向銷售人員咨詢了關於公攤面積的一些問題。

  據李黎回憶,當時銷售人員告訴她,因為小區樓棟屬於超高層建築,達到55層,考慮到避難層、電梯高度等因素,公攤面積占比會達到31%,但實際收房時可能比這個數值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