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讓“按鍵傷人”網暴者再不敢肆無忌憚
http://www.CRNTT.com   2022-08-17 18:10:38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在研究中發現,在流量、關注度和用戶規模等成為商家、平台和自媒體用戶尋求價值、利益最大化手段的情況下,網絡暴力由於能够較快實現商業變現而受到越來越多平台和資本的青睞,出現了借網絡暴力謀取商業利益甚至其他利益的現象,其背後的黑公關瘋狂發展,并形成了專業的黑色產業鏈。

多種原因致網絡暴力難以根治

  “網絡的匿名性和‘法不責衆’的心理,讓一些人可以肆無忌憚地批評甚至辱罵,這是網絡暴力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朱巍指出,事實上,互聯網是有痕跡的。而且,在司法實踐中,實施網絡暴力的大V和網民以尋釁滋事罪被定罪處罰的不在少數,只是有些未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法不責衆”其實是一種錯覺,只是在具體案件中,受限於受害者的法律意識和固定證據的能力,有時并不能對每一個施暴者予以制裁。

  治理網絡暴力,平台責任重大。近年來,多個網絡平台都在完善技術手段,盡可能將風險消除在早期階段。

  例如,抖音從2017年開始就有專人關注和處理平台上出現的侮辱謾罵現象,今年上綫了屏蔽和舉報不當評論等12項治理網暴的功能。4月24日至7月31日,微博共處置賬號1.8萬餘個,處置內容1931萬餘條,不友善內容評論曝光量下降了98%。

  雖然付出大量努力,但網暴治理依然有諸多困難和不足。抖音生態產品經理李琰說,在不同場景、人際關系、個人主觀感受下,“網暴”與“非網暴”往往難以明確區分。而且,對不同程度的網暴言行,處罰措施也各不相同。因此,平台處理快速聚集的網暴時,難以兼顧“快速”與“精准”,一些難以避免的錯審、漏審也容易引發公衆不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