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長視頻平台頻繁試錯的黃金十年:與奈飛漸行漸遠?
http://www.CRNTT.com   2021-10-15 20:47:00


 
  2010年,優酷在美上市,當時標榜為“全球首家在美獨立上市的視頻網站”。同年,百度宣布投資組建一個獨立且能播放高清正版視頻的網站,由龔宇出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當時命名為“奇藝”,次年更名為“愛奇藝”。幾乎是同一時期,騰訊使用原騰訊播客的域名推出騰訊視頻。

  2012年,優酷與土豆宣布以換股方式合并,新公司命名為“合一集團”。2015年,阿裡全面收購合一集團,次年合一集團完成私有化。

  以BAT為背景的長視頻三家巨頭此時已初具規模,業務邏輯早已從UGC改為PGC(專業生成內容)。“當時PGC內容是主流,這些長視頻平台成立於2010年前後,彼時iPhone4剛剛發售,智能機遠未普及,用戶自制內容水平不高,參與創作的用戶也非常有限,要標榜‘專業視頻網站’,只能依靠平台自發生產內容。”

  2016年,抖音才創立,當初定位為音樂垂類UGC創作平台。站在當時來看,這家“小平台”與已成長為巨頭的愛優騰并無關聯。

  當時的長視頻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內容成為香餑餑。靈河文化創始人白一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2016年拿著PPT講個大概劇本就能拉到投資。”

  演員薪酬、內容成本迅速膨脹,“當時一部S級劇,單集成本1000萬元也不新鮮,10年前連想都不敢想。”一位劇集制片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1年上映的76集劇集《甄嬛傳》,總投資僅7000餘萬元,單集成本不足百萬元。

  盡管最近兩年,長視頻平台聯手壓縮成本價格,愛奇藝的內容成本占比也從2018年的84%下降至2020年的70%。但相對來說,劇集成本依然高昂。

  以近期遞交招股書的檸萌影業為例,過去三年僅制作發行了7部劇,平均每部劇在40集-50集之間,但僅騰訊視頻三年為其支付的采購費用就達到23.32億元。而對比出自奈飛的全球爆款《魷魚游戲》總投資才2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約1.1億元)。

  “可以說,國內長視頻頭部內容成本已經達到國際一綫水准,包括明星薪酬、制作團隊酬勞等層面,在國際上都很有競爭力,但內容質量卻差距甚遠,輸出水平也不穩定。”上述制片人表示:“長視頻要活下去,不能只考慮開源,進一步壓縮成本是必須走的路,但壓縮成本後勢必會影響內容質量。目前,行業就是踏入了‘內容成本兩難全’的泥潭,如果一直不動,可能就‘沉’下去了。”(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謝若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