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來,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引導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開展暑期托管工作。通知一出,叫好有之,反對有之,擔心也有之。筆者認為,探索假期托管,解決人民群衆“急難愁盼”的堵心事,是件大好事。好事做好,并且能够持久深入,一定要厘清各主體的責任,要全社會齊心協力解決。
學校是現成托管資源(場地、師資、經驗、組織能力)最集中、最豐富的地方,教育部門應該有擔當作為,積極響應支持,率先行動,但切忌要求學校開“無限責任公司”,將任務交給學校“一包完之”。
廣大教師,擔負立德樹人重任,是全社會尊敬對象,宜護之惜之;他們是社會期待的重要力量,也將是這個安排的主力軍,相信在解決“托管”難題上,大多數教師都能明理通情,願意作為奉獻;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假期都有一堆煩心的“未了事”,動員教師參與,宜用自願公益原則,用支持倡導鼓勵方法,不要動輒采用強制、“綁架”的方式,切忌簡單“一聲令之”。
家庭、家長是假期孩子養育監護的責任主體,假期是家庭教育、深情滋養的“黃金時段”,讓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有收獲的假期,是擺在家長面前的一道考題,也是家長回避不了的“分內事”,家長切忌借“學校托管”之名,將責任“一推了之”。
工會、共青團、婦聯、街道社區、家委會、關工委、義工團(志願者)等組織群團,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展覽中心、紅色基地、實驗基地等社會公共、公益、普惠場所,旅游、研學、實習、體驗、夏令營等多種活動形式,這些都是解決“假期困境”的重要資源,要做好各方面力量的動員和組織,切忌讓海量的社會資源無從下手,“一旁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