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龜鱉牛蛙“解封”很焦灼 養殖行業如何“解凍”
http://www.CRNTT.com   2020-03-11 18:37:14


 
  疫情之後確立的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制度之下,陸生野生動物被“拉黑”,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未列入禁食範圍,但養殖兩栖爬行動物是否被禁食一直未被明確。

  “往年春節是銷售旺季,搞手腳不贏,今年還沒有出過貨。”陸紅午從事甲魚養殖20多年,如今規模接近兩百畝,年產甲魚達到百噸。依照當地行業慣例,整個市場原計劃大年初二開工營業,但受疫情影響至今仍未開張。

  陸紅午的養殖規模,在漢壽縣算是養殖大戶。行業“封禁”期間,陸紅午只能每天在煎熬中等待行業市場放開的消息。“多等一天,就多一筆損失。”陸紅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除了每天的人工成本之外,每天都要對場地進行消毒,而這些都是不小的開支。

  按照以往市面行情,塊頭大一點的、品種好一點的甲魚,春節期間最高可賣到92塊錢一公斤。在陸紅午看來,受疫情影響,今年甲魚出貨價肯定會走低。

行業協會:“定心丸”有了 但市場複蘇仍需要時間

  在整個行業一片焦慮時,3月5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的通知明確了甲魚按照水生物種管理,這無疑讓養殖戶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接下來,漢壽縣甲魚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讓甲魚市場盡快複蘇。

  大湖水殖漢壽中華鱉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兆久介紹,公司采取的是“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其中養殖戶就有400戶,占到了漢壽甲魚市場的70%左右。

  王兆久的另一個身份是漢壽縣龜鱉產業協會會長,他介紹說,漢壽縣人工繁殖養殖甲魚已經將近50年歷史,養殖甲魚基地接近10萬畝,相關從業人員近2萬人,如今早已形成了一條成熟、完整的產業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