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水滴籌被曝“掃樓式”籌款 誰來監管籌款平台?
http://www.CRNTT.com   2019-12-03 15:48:11


 
  葉先生回憶當時的情景稱,住院老人的身邊一般都有兩三個年輕人在旁照顧,為老年用戶設立龐大團隊并沒必要。

  就大家關心的績效、提成問題,水滴籌12月2日回應稱,決定予以調整:舍棄原有以服務患者人數為主的績效管理方式,調整為以項目最終過審的合格通過率為依據,考核圍繞籌款全過程,側重項目真實合規和服務質量維度。同時成立獨立的服務監督團隊,發現和查處不同渠道反饋的問題。

  水滴籌還表示,作為水滴公司非盈利模塊的一部分,水滴籌從成立以來就一直堅持對籌款用戶免費服務,相當長時間裡還以救助金方式幫用戶承擔支付渠道手續費。報道中提及的“提成”實為公司自有資金支付給綫下服務團隊的酬勞,并非來自用戶籌款。

公益向左,商業向右?

  “公益就是非盈利性的,資本就是逐利的,這都是天經地義的,借公益導流數據,再通過數據變現的盈利模式,是真商業,非公益。相比較P2P而言,該模式集資成本更低,監管存在跨界的灰色地帶。雖然現在雨後春笋般冒出來很多‘公益組織’,很大程度激發了大衆的善,但逐利的本質,大規模資金的聚集,灰色地帶的行走,如不加強監管和規範,也在不斷透支大衆的善念和社會人與人的信用基礎,也可能引起新的系統性風險。”這是一位保險相關機構高管針對該事分享在社交平台的一段話。

  這段話也代表了一種聲音:認為水滴籌不應該“利用公益賺錢”,不該以籌款業務獲客,轉化後為保險業務牟利。

  一位受訪人向記者提供的捐款後頁面顯示,一旦用戶在水滴籌發生愛心行為後,就會有看似福利,實為保險推薦頁面鏈接發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