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油企“暴利稅”調整背後的利益機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8 20:49:05  


 
  在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石油企業構成的利益轉移關係中,其基石是最終為此買單的公眾。因此,公眾利益,包括長短期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也不應回避。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最直接的短期利益無外乎作為消費者所面對的成品油價格。按照目前的購買力水平來衡量,我國油價偏高是不爭的事實,這相當於給國內成品油消費者變相徵收了附加稅。

  考慮到我國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連年大幅攀升(2010年國家財政收入超過8.3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收入4.2萬億元),筆者認為,我們有國力合中央、地方、油企三者之“利”和“力”,直接還利於民,通過大幅降低成品油價格的“減稅”政策,既能體現中央企業、國有企業的全民所有屬性,也有助於推動CPI回落、國內消費提振和保增長目標的實現。

  同時,除了短期經濟利益,開發油氣資源帶來的能源環境問題還關乎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相比於英國石油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付出的高達200億美元的代價,國內油氣、礦產資源開採的環境成本還是過低,譬如中石油在大連漏油事件中以“投資換賠償”的方式結束也是非議不絕,有透支環境求發展之嫌。

  因此,類似於央行對各商業銀行提取的存款準備金,筆者認為可以對石油企業徵收的暴利稅提取部分作為儲備基金,以應對現階段時有發生漏油、污染等重大環境事件,也符合國家、地方、油企、社會的長遠利益。

  總之,問題的關鍵不是油企暴利稅起徵點上調到50美元/桶或70美元/桶等具體數額,而是建立起能夠平衡兼顧各方利益、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機制。利益協調好了,社會才能實現最大程度的和諧。(來源:科學時報 時間:1月4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