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轉產與轉型。
漁業困境非一日之寒,要消融回春,恐需漫長時日。而失海漁民生計,時不我待。中國工業化的急功近利,給近海帶來嚴重污染,使漁民失海,無魚可捕,國家要給予合理補償;尤其是“康菲”、大連等石油洩漏污染,造成大面積海域漁業災難,理應巨額索賠,不可輕描淡寫,罰款區區二十萬了事,還不如一艘越境韓國漁船的罰款多。漁民生活若無基本保障,勢必會繼續越界,甚至漂洋過海到更遠的國家,製造更多的麻煩。政府部門應鼓勵漁民自願離開海洋,採取多項有效措施,幫助漁民上岸轉產,就業謀生,創業致富。
增產增收一直是中國漁業發展的雙重目標。在漁業資源極度匱乏下,如果漁政部門依然執迷於“增產增收”,無異於鞭打病牛,抽得越恨,死得越快。看看沿海城市的十二五計劃,有哪一個不把“增產增收”視為漁業發展的“新突破”?不是每一個產業,都要用8%、10%漲幅,去僵化勾勒政績輝煌的。中國漁業迫切需要轉變觀念,不能以“增產”促進“增收”,而要由傳統的“數量型漁業”向“質量效益型漁業”轉變。既要堅持以養為主、以安為先,在提高傳統產業發展水平的同時,努力拓展增殖漁業和休閑漁業等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構建養殖、增殖、捕撈、加工和休閑“五大產業體系”;又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深化漁業體制改革,加大漁業投入,建立健全漁業服務體系,維護海洋良好生態環境。
其三,創新與超越。
正如中國解決“三農”問題要跳出“三農”看“三農”,“三農”之外找出路,破解失海漁民困局,也要跳出漁業,放眼藍色經濟。在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世界海洋強國,漁業作為四大海洋經濟支柱產業,已經退居第三位。躍居首位的是海洋石油工業,年產值約3000億美元,21世紀中葉海洋油氣產量將超過陸地油氣產量。緊隨其下的是濱海旅遊業,濱海旅遊業收入占全球旅遊業總收入的一半,約為2500億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3倍。敬陪末座的是海洋交通運輸業,約為1500億美元。世界範圍內的海洋產業發展經歷了從資源消耗型到技術、資金密集型的產業結構升級,世界海洋強國的產業結構已出現三、二、一的排列順序。從中國海洋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明顯滯後於世界海洋產業結構的轉變,尚在過渡到二、三、一結構,並且作為第一產業的漁業,關乎數千萬漁民生存與發展,仍在痛苦涅槃。
21世紀將是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新世紀。2001年,聯合國首次正式提出了“21世紀是海洋世紀”。縱觀世界大國崛起,無不同海洋緊密聯繫,近現代文明一定意義上就是海洋文明、藍色文明。目前世界3/4的大城市、70%的工業資本和人口聚集在沿海地區。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分別制定了海洋科技發展規劃,提出優先發展海洋高新技術的戰略決策,希望在21世紀世界海洋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各方面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海洋科學研究、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已上升到各國最高層次的決策範疇,海洋經濟正在並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美國指出:海洋是地球上“最後的開辟疆域”,未來50年要從外層空間轉向海洋;加拿大提出:發展海洋產業,提高貢獻,擴大就業,占領國際市場;日本利用科技加速海洋開發和提高國際競爭能力;英國把發展海洋科學作為迎接跨世紀的一次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