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失海漁民”的囚徒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4 16:15:41  


 
  其次,中國人啥都吃,整個海洋食物鏈都在國人饕餮食譜中。像日韓等海洋大國,國民集中消費的,往往是海洋食物鏈中的幾種海產品,如馬哈魚、鱈魚、金槍魚、蝦類等。而中國人飲食習慣較雜,海洋中能吃的都烹調成美食。國人海鮮消費的強大拉動力,必然導致捕撈的不遺餘力,這也導致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海洋資源的再生能力。著名海洋專家周遒麟說,將東海現有的漁船都動員起來進行捕撈,只需兩周,就可將整個東海漁業資源捕撈一空。

  再次,海洋污染日益惡化。諸如渤海灣康菲等石油洩漏污染,各沿海城市重工業、輕工業排污入海,各地急功近利,GDP掛帥而忽視環境保護,導致漁業資源進一步衰竭。世界海洋專家克里斯滕森早已發出警告,當海洋環境處於亞健康甚至污染狀態,海洋魚類結構發生變化,將會使海洋生態和捕撈業陷入惡性循環。

  更令人糾結的是,中國海洋漁業管理滯後,執法不嚴,長期掠奪式發展造成近海無魚。去年春天,我應邀去素有“東海魚倉”和“中國漁都”之美稱的舟山,考察現代海洋休閑旅遊。陪同的市政府秘書長告訴我,“舟山近海漁場無魚。帶魚像筷子,鯧魚像扣子,大小黃魚基本絕跡”,讓我倍感震驚,不敢相信。餐叙時,舟山旅遊局長無奈地說:“一條野生大黃魚的市場價動輒數千元乃至上萬,在舟山都已難得吃到。歷史上最高年產量曾經超過十萬噸的魚種有16種,如今只剩下8種。墨魚主要產地在舟山近海,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衰退,至90年代中期幾近衰敗,海中也難覓蹤跡。目前市面上墨魚都已經不是正宗的。”

  不僅舟山群島如此,從遼寧到山東,再到兩廣,中國沿海各地都紛紛出現“近海無魚可打”的窘況。據中國海洋報記者披露,在海南,近海漁類資源也幾近枯竭,當地漁民甚至用“守株待魚”來形容生存的艱難;在廣西,從北部灣傳統漁場撤回的漁船高達5000多艘,直接危及廣西全區漁民的生計。掠奪式捕撈導致近海無魚,捕撈效益下滑,由此不得不增大捕撈力量和強度,從而資源破壞,單產下降,效益下滑,又再增加捕撈力量和強度,過度捕撈,大小通吃,惡性循環,對漁業資源形成毀滅性的破壞。針對海洋漁業困境,中國已普遍實施休漁制度,但這種措施雷聲大雨點小,執法疲軟乏力,難以抵擋漁民嚴重膨脹的捕撈。

  多重掠奪式發展,致使中國漁民“失海”問題猶如中國農民“失地”問題一樣,日益嚴峻。“近海無魚”,就如同農民的莊稼地荒漠化、鹽碱化一樣,今後漁民靠什麼吃飯?更甭提小康了。“日出撒網、日落滿倉”的漁民,已成為人為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直接犧牲品。客觀說,這惡果一半是工業化的人為,一半是掠奪式的自作孽。素以“日產一頭金牛”著稱的江蘇啟東市呂四漁港,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海洋水產資源急劇減少,加上柴油等生產資料價格大幅攀升,出海捕撈船只出現大範圍虧損,大批漁民負債累累,重新掙扎在貧困線。北宋大詩人晏殊贊歌的“神仙一曲漁家傲”,如今已成“一曲漁家悲”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