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京津冀經濟圈仍然顯現出巨大活力,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總量超過9%,穩固了繼珠三角和長三角之後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的地位。
在蕉風椰雨的南國,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廣東,創造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珠三角。30年前,珠三角以桑基魚塘聞名,產業單一、經濟落後,而今,這個地區已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密集的城市集群。從2002年到2008年,廣東GDP年均增長14%左右,高出全國同期水準近4個百分點。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佛山人均GDP均超過1萬美元大關,最高的深圳人均GDP達12932美元,超過中上等國家收入水準標準。
深圳,30年前還是一個小漁村,貧窮的人們紛紛偷渡香港,30年後的今天,它成了一個創造世界經濟奇跡的現代化大都市。
江南,在文人墨客筆下,是人間天堂。而今的江南,不僅景色秀麗,而且變得更加現代和繁榮。前不久,長三角經濟“半年報”出爐: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機衝擊的背景下,長三角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佔比依然穩定在20%以上。長三角“以佔全國2.1%的國土面積、產生全國兩成以上經濟總量和財稅收入、近四成進出口總額”。
“歷經新中國成立以來多個歷史階段的發展,長三角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準最高、綜合實力最強、城鎮體系較為完備的區域。”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人說。
昔日人們不願過去居住的浦東,現在建設現代化的金融中心;蘇南已成為中國城鄉差別最小的地區之一。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說,改革開放之前,由於大批企業在內地,東部地區的領先地位並不突出。現在,東部地區完成了率先發展的歷史使命,其中的三大經濟板塊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消息說,三大經濟圈中的城市群總人口約佔全國的20.6%,土地只佔1.1%。經過60年的發展,三大經濟圈的GDP佔了全國總量的約40%,實際利用外資額佔全國的85%以上,進出口額佔全國的75%以上。
不僅經濟“塊頭大”,而且其勇於創新的膽略、大開大放的胸懷,為全國其他地區創造了經驗,並產生了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