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馬克思評太平軍:只有在中國才有這類魔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6 09:27:26  


 
  可惜,幾個月的游歷除了沿途倒賣筆硯掙了些小錢,傳教的成績很不理想,總共只有五十多人入教,其中還有不少是衝著可以打折買紙硯而口頭表示加入的。失望之餘,一行人決定去廣西發展。

  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到了貴縣的賜穀村。之所以選擇在此落腳,皆因洪秀全有個表兄王盛均在這裡居住。二人住下後,一面當塾師謀生,一面傳教。由於“獨尊上帝”,排斥當地人祭祀的“土神”,引發眾怒,僅住了幾個月就呆不下去,二人不得不黯然離開了賜穀村。

  洪秀全回到花縣,仍以塾師的身份混飯吃。兩年多的時間裡,他奮筆疾書,寫出了《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訓》等文章,內容多為勸人向善的民歌體打油詩。一改昔日破孔聖牌位的張狂,洪秀全只斥佛老為“邪教”,反倒說了一些孔孟之道的“好話”。吃一塹長一智,洪秀全深悟孔孟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難以動搖,故而從“痛批”轉為了“利用”。

  就在洪秀全埋頭搞創作的同時,當年選擇留在廣西的馮雲山在紫荊山地區傳教的效果愈發顯著,不僅徒黨日多,還有了“拜上帝會”的正式名稱。紫荊山是廣西最落後的山區之一,岩壑深廣,特別適合打游擊。

  馮雲山也是個落第書生,但他卻熟讀經史,博覽百家,既有政治頭腦,又有組織才幹,在太平天國草創時期可謂最核心的策劃者,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洪秀全。

  1847年秋,當洪秀全第二次來到廣西時,發現馮雲山已經發展了兩千多教徒,十分歡喜。在這些新人中,有石達開、楊秀清、蕭朝貴等人,皆成為日後太平天國的中流砥柱。為了擴大影響,馮雲山選擇象州當地有名的“甘王廟”下手。在廣西民間,“甘王”是婦孺皆知的祭祀對象。歷史上的“甘王”是五代時的象州人,從征南漢立下戰功,死後為鄉人祭為土神,稱為“甘王廟”。

  1847年10月,洪秀全、馮雲山等人手持利器,衝入甘王廟,搗毀了內塑的偶像金身和香爐祭器,並在廟內白壁上四處題詩,宣布“甘王”為邪神。

  象州人正要聚眾找洪秀全算賬,街頭突然摔倒了一個十二歲的本地男孩。他口吐白沫,自稱“甘王”附體,大嚷道:“這些打我的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能傷害他們!”眾人駭然,紛紛散去。事後,裝神弄鬼的男孩得到洪秀全一筆豐厚的賞賜。

  得意之餘,洪秀全等人接連開展毀像活動,在紫荊山四處尋廟找像,一經發現,便予以搗毀。廣西迷信這些“神聖”,當地人發現毀廟者沒有遭到報應時,逐漸信服起“上帝”來,不少人選擇了加入“拜上帝會”。

  然而,砸廟終究還是砸出了事。1847年底,石人村的士紳王作新帶領家丁,以毀廟、宣揚妖書為罪名,逮捕了馮雲山。很快,馮雲山的表兄盧六又糾集了一些會眾,把馮雲山搶了回去。王作新不依不饒,向桂平縣縣衙告狀,稱馮雲山非法集會,結盟惑眾,搗毀社稷神明。作為主控方,王作新有理有據,非法集會和搗毀公共建築在清朝確屬犯罪。馮雲山和盧六被押解到了官衙,“拜上帝會”一時群龍無首,陷入到空前的危機中。

  洪秀全返回廣東,準備向兩廣總督耆英請願。他天真地認為既然耆英承諾過允許信仰自由,那麼釋放馮雲山並不是沒有可能。可惜,現實永遠不像官方允諾的那樣美好。一個原本默默無名的小人物看穿了事實的真相,他挺身而出,拯救了拜上帝會。這個人就是楊秀清。

  楊秀清五歲喪父,九歲喪母,多虧伯父撫養長大。成人後,楊秀清以燒炭為生,極其困苦。他身材矮瘦,胡須稀疏,且瞎了一只眼睛。但此人抱負遠大,廣結朋友,仗義施財,情商和智商都特別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