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設計人民大會堂時周恩來講畫觀音像寓意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4 09:55:48  


 
  會後,設計方案又經過了一番認真的修改。

  1958年12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國慶工程和天安門廣場改擴建工程的問題。

  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彭真等政治局委員都出席了會議,周恩來總理親自做了總體介紹,萬里、趙鵬飛在簡要匯報了各項工程的具體情況後,退到休息室,等候領袖們拍板。

  會議結果比較樂觀,一致同意天安門廣場規劃和國慶工程的大體方案。

  政治局會議結束之後,周恩來對等在外邊的萬里和趙鵬飛,高興地說:“通過了,通過了!你們可要抓緊施工啊!”

  國慶“十大建築”和天安門廣場改造工程的總體框架通過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切都萬事大吉。1959年1月6日,關於大會堂的具體設計方案,再一次被提交專家討論。

  這一次由國家城市建設委員會出面,地點選在了北京科學禮堂,主持人是擔任國務院秘書長的齊燕銘,規格比上一次高出許多。

  齊燕銘開門見山地說:“由於時間緊迫,所以大會堂在設計上存在一些缺點,這也是在所難免的。希望各方面從愛護這一建築的角度出發,大家共同努力,把它搞得更好!”

  說罷,齊燕銘將目光轉向梁思成。

  由於梁思成是公認的建築設計權威,上一個方案又是以他的意見為主修改的,因此梁思成不再客氣,首先做了發言,對修改之後的方案給予了積極的評價:“經過修改之後的設計模型,‘西而古’的東西去掉了不少,雖說仍有改進的餘地,但畢竟比原來的設計方案要好多了。”

  接下來的討論,從大會堂的外形,轉到大會堂內部的結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