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周恩來初任總理組建新中國首屆“內閣”解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1 09:27:15  


 
  人們又生疑惑:為什麼大家熟知的鄧穎超卻不在政府任職?建國伊始,黨內外各方面的人物對鄧穎超已是非常了解。她在中國共產黨各個歷史時期的傑出表現尤其是在婦女、統戰等方面的工作業績,廣為人頌。

  有的黨外人士直接找到周恩來問:“為什麼不讓鄧大姐在政府裡擔任一項職務呢?”

  任憑大家如何勸說,周恩來態度堅決:“我不能這樣做!”

  他還有一番高論:

  “我是政府總理,如果鄧穎超是政府的一個部長,那麼我這個總理和她那個部長就分不清了;人家會把她那個部長說的話,把她做的事當成是我支持的……”

  最終他斬釘截鐵地回絕了人們的提請:“只要我當一天總理,鄧穎超就不能到政府裡任職。”

  這樣一個周恩來,人們肅然起敬,佩服!

  對第一屆“內閣”的組成和總理周恩來這種考慮問題周到、安排職位近乎完美的作風,人們心悅誠服,交口稱讚。

  民主人士感嘆:“周恩來總理不愧為‘周’總理啊!”

  參加過一屆政協會議的孫曉村稱:“民主人士在中央人民政府中擔任部長以上職務占全體成員的三分之一強,他們德高望重,深受人民信任。……我深深感到這樣的人事安排,充分體現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是任人唯賢的楷模。”

  1949年10月21日下午,周恩來走進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開上任以來的政務院第一次政務(擴大)會議。

  選擇這裡開第一次會議,恐怕有它的特殊含義。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築,位於中南海瀛台漢白玉拱橋的北側,原先是中南海里的正殿。只因康熙皇帝為它題的殿額“勤政”,而得名“勤政殿”。光緒親政以後,特別是在實行維新變法的那段時間裡,經常把勤政殿作為主理朝政的地方。光緒變法失敗以後,勤政殿不僅沒有起到“勤政為民”的作用,反而成為滿清腐敗昏庸的見證。

  直到1949年中國歷史翻開新的一頁的時候,勤政殿才為中國共產黨籌建新中國發揮起重要的作用。周恩來進入北平後不久,就是在這裡主持起草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將這部新中國的根本大法孕育出台。

  走進勤政殿的新中國“內閣”成員們深知,周恩來意在提醒大家從此要真正地為民勤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