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毛澤東與國民黨軍政要人交往秘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3 09:36:26  


 
  張治中:和平將軍

  在國共關係史上,張治中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他與毛澤東之間在統一戰線中孕育、成長起來的友誼,對國共和談以及建國後的一些工作都有重要的影響。

  張治中(1890—1969),字文白,安徽巢縣人,家境貧寒,讀過10年私塾。16歲起在安徽、揚州當過候補兵、學徒、警察。辛亥革命中,張治中到上海參加學生軍,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後在粵、滇、桂、川軍中任職,並曾協助建立桂軍軍官學校。1924年,張治中來到向往已久的黃埔軍校,開始了政治生涯。

  張治中在黃埔軍校作風幹練,既有作戰指揮經驗,又有訓練教育經驗,當時的校長蔣介石認定他“是第一流人物”,因此對他大加提拔,委以要職。張治中曾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第五軍軍長、第九集團軍總司令、湖南省政府主席、蔣介石侍從室第一處主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兼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書記、軍事委員會西北行營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

  然而,張治中的政治態度與蔣介石有很大不同,他一直追隨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蔣介石向共產黨人舉起屠刀並對紅軍發動軍事圍剿,但張治中從未參與。他是“一位沒有同共產黨打過仗的國民黨軍人”。

  抗日戰爭中,張治中抱著戰死的決心,在前線日夜辛勞,精疲力竭,指揮中國軍隊以劣勢裝備、血肉之軀抗擊日寇整整 40天,粉碎了日本軍閥 3個月征服中國的美夢。

  張治中一生主張國共合作,不遺餘力地奔走於國共兩黨之間,這在國民黨軍隊中絕無僅有,因而贏得了“和平將軍”的稱號。西安事變以後,張治中就力主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從1942年起,張治中更是多次主張和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