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1 年6月,中共中央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作了這樣的評價:“八大路線是正確的,它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修訂)》,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頁。
[2]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5册,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115頁。
[3]中共中央辦公廳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獻》,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821頁。
[4]吉林省檔案館,1-12/1-1956.129,第65-95頁;新華社編:《內部參考》1956年10月8日第2013號,第819頁。
[5]韓素音:《周恩來與他的世紀》,王弄笙等譯,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第340頁;羅德裡克.麥克法誇爾:《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內部矛盾(1956-1957)》,翻譯組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8-161頁。
[6]石仲泉、沈正樂、楊先材、韓鋼主編:《中共八大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3頁;逄先知、金衝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534-535頁。
[7]逄先知執筆整理:《關於毛澤東思想提出的歷史過程》,《文獻和研究》1982年第1期,第12頁。
[8]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8-329頁。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三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9年,第563頁。
[10]《胡喬木回憶毛澤東》,第328頁。
[11]《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四册,第192、238、304頁。
[12]《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四册,第623頁。
[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387頁。
[14]《胡喬木回憶毛澤東》,第329頁。
[15]詳見沈志華:《對1948年蘇南衝突起因的歷史考察》,《歷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5-26頁;《共產黨情報局的建立及其目標》,《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第172-187頁。
[16]關於九國共產黨會議之後中國的局勢,1948年1月23日,РЦХИДНИ(俄羅斯現代史文獻保管和研究中心),ф。17,оп。128,д。1173,л。1-37.
[1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年譜(1898-1969)》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第165頁;1948年11月7日《人民日報》。
[18]沈志華(執行總主編):《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26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380-409頁;ЦХСД(當代文獻保管中心),ф。3,оп。 10,д。22,л。3-4;д。20,л。11,НаумовВ。П。 БыллизаговорБерии?Новыедокументыособытиях1953г。 //Новаяиновейшаяистория,1998,№5,с。20-22、27-28.
[19]《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28卷,第47-72頁。這裡根據原文對譯文做了一些修改。原文見НаумовВ。,СигачевЮ。ЛаврентийБерия。 1953:СтенограммаиюльскогопленумаЦККПССидругиедокументы,Москва,1999,с。 265-273.
[20]R.J.Service,The Road to the Twentieth Party Congress,Soviet Studies,Vol.33,№2,April 1981,pp.240-242.代表中共出席通報會議的是高崗,但可惜至今沒有看到中方有關這次會議的任何史料。
[21]《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四册,第484-485頁。
[22]《內部參考》1956年2月28日第37號,第293-295頁。
[23]《內部參考》1956年3月13日第51號,第150-151頁。
[24]《內部參考》1956年4月18日第87號,第394-396頁。
[25]РГАНИ(俄羅斯國家當代史檔案館),ф。5,оп。28,д。415,л。165、167.
[26]《內部參考》1956年7月11日第1930號,第259頁。
[27]《內部參考》1956年10月24日第2032號,第1180-1182頁。
[28]《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獻》,第91-92頁。
[29]詳見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605-646頁。
[30]毛澤東與尤金談話備忘錄,1957年10月30日,АПРФ(俄羅斯聯邦總統檔案館),ф。3,оп。65,д。589,л。173-179.
[31]《毛澤東文集》第七卷,第42頁。
[32]毛澤東會見波蘭大使基裡洛夫的談話,1956年10月31日,轉引自李捷:《毛澤東與新中國的內政外交》,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98頁。
[33]這種情況並非中共獨有,可以比較的是,蘇共1939年召開十八大,1952年召開十九大,相隔13年。
[34]《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獻》,第90-91頁。
[35]《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獻》,第89頁。
[36]《劉少奇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1頁。
[37]毛澤東在成都會議上的講話,1958年3月10日。吉林省檔案館,1/1-1/14,第6-10頁。參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册,第108-12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