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聽毛澤東談愛情 張恨水很吃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29 00:12:36  


著名報人、小說家張恨水先生
  抗戰勝利了。作為陪都的重慶,曾洋溢過濃鬱熱烈的歡樂氣氛。但是,這些天這種氣氛似乎被衝淡了。

  霧都的氣候本來就是霧茫茫的。張恨水所住的“待漏齋”(其實就是三椽茅房)也常常籠罩在陰霾的霧氣裡。

  張恨水早就不再吟誦杜甫“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的詩句了。他望著雨後青翠欲滴的仙女峰,發出了輕輕的嘆息。他所住的茅草房正式門牌是南泉新村二十七號,原來是抗敵文協的房子,地處南溫泉,前面是建文峰,背靠仙女峰;去重慶要過海棠溪,整整要走四十里。

  “毛先生要來重慶談判了”。張恨水這幾天很關注新聞。他本是主張無黨無派的人,但由於他抗戰以來一直全力大聲疾呼抗日救國,並寫了大量抗戰題材作品,加上他不涉官場、正直自好的人品,所以一直受到周恩來、董必武的尊重。周恩來還特別欣賞他的正義感和愛國心。

  說來奇怪,張恨水很痛恨國民黨的官場腐敗,卻越來越對中共人士有好感。

  門外傳來兒女們的嬉鬧聲,他聽到男孩子們似乎要到屋後山上玩,不帶小妹明明去,明明哭鬧著:“我不怕,什麼也不怕……”

  張恨水的思緒被打斷,但馬上又連結上了。他又想到毛澤東要來重慶,“真有勇氣呀!”這件事是重慶街頭巷尾人人議論的大事。誰不清楚?對毛澤東來說,重慶簡直是個虎狼之地,險象環生啊!

  張恨水至今記得,與中共人士的最早接觸是董必武先生送來的訃告。那是1939年,新四軍湖南平江通訊處的幾位留守人員被殺害,舉國嘩然同憤。張恨水也恨極這種“相煎何急”的暴行,他立即寫了一幅挽聯:

  抗戰無慚君且死

  同情有淚我何言

  後來,他請堂弟張效良將挽聯送到董老手中,幾天後,《新華日報》登出各界名流的悼念詩文,第一篇是邵力子老先生的,第二篇就是自己的那副挽聯……

  他還記得,《新華日報》支持他搜集抗戰素材,報社資料室允許他任意索觀文件,他從此知道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戰也是可歌可泣的……

  他更記得1942年秋一個淫雨綿綿的夜晚,他和《新民報》的同事們在陳銘德社長家中恭候周公(重慶進步人士對周恩來的尊稱)的到來——人們關心時局的發展,因而請周公來座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