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恩來生命最後的思考:希望鄧小平忍一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3 10:27:19  


 
  1953年9月2日,周嵩堯在京病逝。去世前,遺言將自己收藏一生的貴重文物全部贈送給侄兒周恩來。周恩來臨終前又遺言鄧穎超:“將這批文物全部交給國家,由故宮博物院全權處理。”

  1995年,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孫覺回家鄉阜寧時,順道到淮安(今楚州,下同)參觀周恩來紀念館。座談時,孫覺主動提出,周恩來遺贈故宮的這批文物,故宮方面一直沒有登記入庫,作臨時寄存處理,如果周恩來紀念館有意收藏,他可以幫忙聯系。我們當然是求之不得。後經筆者六上北京,終於將這批20類24件珍貴文物全部由故宮提出轉為周恩來紀念館收藏。

  希望小平忍一忍

  據周恩來衛士高振普回憶,大約在1975年8月份的一天,周恩來的病勢已很沉重,他知道自己已治療無望,而在“四人幫”的嚴重干擾破壞下,國事日非。鄧小平雖已出來工作,但不斷遭到江青等人的造謠中傷,隨時面臨保不住職務的危險,而且他的位置排得也比較靠後,周恩來清楚地認識到鄧小平的治國才能和人品學識,是繼毛澤東之後共和國的中流砥柱。

  那天,周恩來頭腦比較清醒。他不顧病痛,突然要求病房內的醫生、護士全部退到病房外。這是他住院期間僅有的一次。

  病房里只剩下鄧穎超和高振普之後,周恩來要高振普拿來紙筆,讓他寫東西。高振普幫助他做好一切,并幫他坐穩後,也轉身要退出去,但被周恩來阻止了。事實上,周恩來當時長坐已很困難,必須有人扶著他。這時,周恩來用左手托著放好紙的木板,用右手顫抖著寫字。鄧穎超見狀,便對他說:“你口述,我代你寫。”周恩來頭也不抬地回答說:“不用了,還是我親自寫。”

  高振普看見周恩來是在向毛澤東寫信,提議由鄧小平代替自己擔任的國家和黨內的職務。高振普回憶說,周總理在信中雖沒有寫上要鄧小平同志任黨內“第一副主席”和“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是要把小平同志提拔到“二把手”――接班人的位置。這是周恩來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拼盡全力舉薦鄧小平的最後一搏。

  周恩來的這封信寫好後交給了鄧穎超,由她轉交中央,并向鄧小平通報了信的內容。

  鄧小平再度出山後,擔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并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將鄧小平安排到這種位置上,顯然是毛澤東考慮到他的百年之後。但是,這種安排卻急壞了“四人幫”。

  “四人幫”自然不甘心快到手的果子被他人摘去。他們先後制造了“風慶輪事件”、“蝸牛事件”等等,千方百計要將鄧小平再一次扳倒。然而,由於毛澤東對“四人幫”保持足够的警惕,特別是對江青的一些做法更是從恨鐵不成鋼到直接的不滿意,所以盡管“四人幫”對鄧小平一再告狀,他都置之不理,并且嚴厲地警告他們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結成“四人幫”。但是,江青一夥并不甘心。

  1975年11月,江青又串通毛遠新(毛澤東侄兒,時任毛澤東和中央政治局之間的聯絡員)向毛澤東匯報說,鄧小平“整頓 ”的結果是要翻“文化大革命”的案。這就觸動了毛澤東的神經。因為毛澤東曾對身邊人員說過:“我毛澤東一生也就做了兩件事:第一,打倒了蔣介石;第二,搞了個文化大革命。對前一件事,反對的人不多;對後一件事,贊成的人不多。”因此,毛澤東晚年最大的一塊“心病”就是怕他身後有人站出來算“文化大革命”的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