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1971年周恩來和台灣保釣學生徹夜長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9 11:23:08  


和藹可親的周恩來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華人學生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保衛釣魚台的運動,尤其是1971年4月10日的華盛頓大遊行,舉世震驚,《人民日報》曾發表評論員文章表示聲援。周恩來也秘密邀請了五名台灣保釣學生代表到北京,和他們徹夜長談。五位代表之一的王正方,曾撰文回憶了那段經歷。

從喬冠華的演說談起

  1971年11月23日,台灣保釣第一團在中國大陸近兩個月的訪問已接近尾聲。晚上9時許,我們一行5人到了人民大會堂的新疆廳。不一會兒,迎面來了許多人,為首的是周恩來總理。他穿著淡灰色的中山裝,左胸前別了一個長方形的徽章,黃底紅字,上書:為人民服務。周總理的握手強勁有力,他對我們說:“歡迎你們!”我們5名從美國來的台灣留學生一時都陷入了難以抑制的興奮。

  賓主分別入座,周總理的第一句話是:“我注意到你們都換了衣服了嘛!”“文革”時期的中國大陸,穿著切忌標新立異,所以我們各自買了兩套藍色的中山裝。進入正題後,周總理的第一個問題是:“喬冠華在聯合國的演講你們都看了嗎?”我們中間有人回答:“看了,我們覺得好得不得了。”總理略作評述:“也沒有什麼好得不得了,還可以就是了。”

  1971年秋,聯合國大會投票,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權。當時的中國外交部部長喬冠華在聯大以中文發表演說,首次向全世界闡述了中國的立場,這是一則頗轟動的大消息。我們團裡的陳恒次同學,當時在伊利諾伊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一到了大陸就不斷建議:“大陸官方對台灣的聲明一律只說,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台灣只是一塊領土?島上沒有人住嗎?這種說法很傷感情。”喬冠華在聯大的演說中,首次多加了一句:“台灣人民是祖國的骨肉同胞。”以後這句話屢屢出現在各種宣傳文字中。周總理說:“你們的建議很好,在演講裡也包括進去了。”

關於林彪叛逃

  當晚的會談,完全沒按官場的規矩來,我們一個個按捺不住,發言踴躍。由於此次會談不公開,非正式,所以談了沒多久便近乎聊天,氣氛非常輕鬆。總理的興致高,談興濃,幾乎是有問必答,用“相談甚歡”來形容,并不為過。我們當面向總理請教:林彪如今在何處?外國通訊社近來傳出的新聞是否屬實?

  美國報紙不斷刊載有關林彪叛逃的推測性報道。我們抵達大陸,由南往北一路參觀訪問,覺得林彪的照片很少見到,大家愈來愈不提此人。總理在答覆這個問題前略略停頓了一下,然後伸出右掌,加強語氣說:“社會主義的路綫鬥爭,有時候非常強烈!”於是,周總理開始回顧中國共產黨黨內的9次路綫鬥爭,一次次路綫鬥爭講來,第9次就是“文化大革命”。當周恩來大致細數了一遍“文革”的重大事件後,會談暫告一段落,說是厨房預備了餛飩,大家用點兒夜宵休息一下。此時,我們連原先問的是什麼問題都忘得一幹二淨了。

何時解決台灣問題

  近距離地觀察精力充沛的周總理,我們能覺出他的疲倦與衰老。數小時之內,護士3次來送藥。後來讀到報道說,那一年他已患上癌症。台灣的未來當然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總理最後分別問我們5個人:“你覺得台灣問題什麼時候能解決?”我已經不太記得其他4位團員的確切回答,只記得沒有人主張武力解決。我的答案如今想來天真可笑:1974年美台安保條約到期,或許不再續約。台灣失去後台,就必須和大陸談和。

  周總理表情嚴肅地聽完了我們的答覆後,沉默了片刻,不無感慨地指著我們說:“台灣問題的解決,在你們這一代應當可以見到了。”當時大家都覺得這個說法相當保守。

  2003年12月10日,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處解密,尼克松與周恩來於1972年2月的對話記錄公之於世,其中有周總理對解決台灣問題時間表的看法。他說:“基辛格說要10年時間,我坦白地說那太長了,最好不要提任何時間表。我們不能等10年,以中國領導人的年齡而言,10年太長了。”3個10年很快消逝,第一代中國領導人都沒有看到台灣問題的解決。周總理在和尼克松正式會商時表達了當時中國領導人的迫切心情,和我們的私下會談,則顯示了對這件事冷靜而務實的判斷,也能看出他的無奈。

  會談結束,總理在門口和我們握手道別。團員中有一位說了句挺“左”的話:“希望總理為了世界革命多多保重身體。”周總理聳了一下肩,帶點兒自嘲地仰頭笑著說:“世界革命?我替中國人民服務還做不完呢。”我們走出新疆廳時,已是清晨4時。(摘自《中國青年報》,撰文:王正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