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清朝官員不懂經緯 被俄蒙走12萬公里領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5 09:37:02  


 
  1894年3月1日,中英兩國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此次談判成功,可謂破了天荒,光緒皇帝誇曰:“薛某辦事甚好。”

  中英談判期間,洪鈞正被中俄邊界問題糾纏,而病入膏肓。那時,正值中俄兩國邊界談判,俄國公使拿出他當年在德國印制的國界圖,一口咬定這張中國印制的中俄國界圖上顯示帕米爾高原屬於俄國。談判對中國方面不利,因此禦史楊宜治向朝廷參了他一本。

  他在歐洲,埋頭治元史,回國以後,以兵部侍郎,到總理衙門“行走”。在朝廷,皇帝跟前,叫“行走”,而俚語曰:跑腿。計劃要寫三十卷的書,只寫了二十卷,還有十卷在腹中醞釀,就投筆了。可當初,為寫此書,他到處收集資料,在歐洲埋了三年頭。

  為證補元史,亦為經略西北計,他花重金買了一張《中俄交界圖》。起初,他自以為得計,可誰知,就是這張圖,使他在世界屋脊迷失。

  從“埋頭”治史,到投筆“行走”,他真的急了!那張交界圖,即便作為治元史用,也要考據,何況用來劃分國界?他沒有實地勘察,栽了!

  現存的《元史譯文證補》,題吳縣洪鈞著,系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陸潤庠的刻本,三十卷,其中十卷,有目無文,可見此稿未成。他用“譯文”,即外國史料,來“證補”《元史》,可見其學術視野,已具有世界性。但他的立場,卻是天下觀的,仍囿於中體西用——以《元史》為“體”,以“譯文”為“用”,做“證補”用,取彼國史料,證補元史。

  他死了,仁慈的光緒皇帝,沒忘了誇他一句“學問優長”。

  皇帝沒有提起“經緯度”,人都死了,沒必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來源:先鋒國家歷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