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內耗,台灣民意對政治的冷淡和厭惡日益凸顯
民進黨執政這八年,一方面給部分民衆帶來“出頭天”的刺激感,另一方面也空耗社會資源,讓人們飽受凡事意識形態優先之苦。民衆對這種民粹式的選舉文化越來越厭惡,對政治的關注度也越來越低,不再似早些年那般輕易地隨“台獨”和陳水扁起舞。這一點在這次“立委”選舉中有了更爲明顯的表現:
第一,台灣民衆參與投票的意願持續走低
今年是第一次在“立委”選舉中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立委”席次减半、“立委”權力增大使得候選人之間的競爭分外白熱化;同時由於“立委”選舉具有前哨戰的作用及對未來政治的深遠影響,兩黨的明星人物紛紛站台助選。在這樣的强力動員下,這次“立委”選舉的投票率不升反降,反映出人們對惡質化的政治現狀越來越冷漠。
第二,民衆對“公投”的關注度在下降
這次綁“立委”選舉的兩項“公投”案——“反貪腐”和“討黨産”的領票率分別爲26.08%和26.34%,與2004年舉行的兩項“公投”的領票率相差近二十個百分點。據《中國時報》在選前半個月前進行的一份民調顯示,當時甚至有36.4%民衆不知道“立委”選舉的同時還有“反貪腐”和“討黨産”兩張“公投”票,24.5%民衆不知道本届“立委”選舉實行一票投人一票投黨的兩票制。⑤
第三,民衆自主投票的能力逐步提高
民進黨的弱項是執政不力,因此在選舉中不得不想盡方法轉移民衆對經濟議題的關注,這次陳水扁在帶頭衝選票的時候還是在强調,“不是吃飽就好了,國家認同更重要”;謝長廷也當衆說“人民不是鶏狗猪”。但民衆顯然不認同他們的講法,從本次“立委”的當選比例來看,財經專業人士佔據相當多數,民衆用選票自主地表達出急切希望改善當前經濟狀况的訴求。
民意將成爲未來島內政治發展的决定力量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隨著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民意的制衡作用會逐漸顯現出來。在這次“立委”選舉中民衆用選票表達出來的意願已經給民進黨敲響了警鐘,民進黨內部出現了催促黨中央進行檢討和路缐調整的呼聲,剛剛收回黨權的謝長廷在一場名爲“承擔爲台灣”的造勢晚會上當即表示,他不是要改變現狀,而是要維護現狀,他願意與大陸進行友善對談。民進黨至少在選戰策略上出現了向中間回調的迹象。長期來看,民意的變化也將敦促民進黨重新審視黨的價值體系和精神理念,思考如何贏回失去的民心,從而成爲推動民進黨再次轉型的一股助力。
國民黨大勝後,有輿論擔心一黨獨大的“立法院”加上3月份有可能贏下的“總統”選舉,國民黨又將把台灣政治帶回到之前的威權統治時期。事實上今天的國民黨同威權時代的國民黨所面臨的民意環境已經完全不同,人民手中的選票就是最大的制衡。如果國民黨不能實現對人民的承諾,台灣民衆一定會像今天教訓民進黨一樣,也給國民黨沉重一擊。“立委”勝選之後,國民黨中央的表態極爲謹慎小心,馬英九公開保證未來會透過黨團與中央黨部的內部自律,再加上人民與輿論的監督扮演防腐劑,讓國民黨能够恰如其分的使用權力;幷承諾國民黨不會在“總統大選”前要求組閣,不會濫用權力,也沒有罷免“總統”的考慮。
民意也是檢驗第三勢力成長的“試金石”。一直以來,厭惡了藍綠惡鬥的台灣民衆希望看到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出現。這次十個小黨在選舉中遭到泡沫化,顯示了他們缺乏堅實的群衆基礎、受衆知曉率低且又分散作戰的弱點。未來第三勢力要想壯大成爲可同藍綠相抗衡的政治力量,也必須首先經過民意這一關。
此次“立委”選舉的結果所展現的台灣民意變化,說明台灣民衆有足够能力辨明黑白、認清是非,“台獨”裹挾民意的能力正不斷下降。但是,要讓台灣民衆真正認清“台獨”的實質還需要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操之過急。只要我們繼續貫徹堅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大政方針,相信民意可待,民氣可用,台灣人民也一定會用選票爲台灣的前途和兩岸關係的發展做出正確的選擇。
①《趕緊忘掉陳水扁!國民黨的敵人是自己》,台灣《中國時報》2008年1月14日。
②《自欺欺民,民進黨如何尋囘失落的天命》,台灣《聯合報》2008年1月14日。
③《挺綠年輕人大流失》,台灣《聯合報》2006年9月25日。
④《民衆失準?高市綠隱性選民比以前多》,台灣《聯合報》2006年12月10日。
⑤《立委選戰冷,百分之四十三民衆沒興趣》,台灣《中國時報》2008年1月1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8年3月號,總第12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