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文化民族主義:中華民族盛世之理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5 00:50:31  


 
  甲﹑文化的包容性

  文化的包容性主要根源於該文化哲學思想的包容性。歐洲文化中主要的思想來源就是基督教。基督教講究“博愛”﹐但強調“上帝至尊”及唯我獨尊的“一神論”﹐因此有極強的排他性。你必須信仰我﹐我是牧師﹐你成為羊群﹐然後才有“博愛”。基督教為了擴張其“牧羊”領域﹐因此歷來講究組織﹐有極強擴張性及紀律性。筆者以為這就是為什麼歐洲歷史中戰爭最多﹐殘殺最烈﹐尤其宗教戰爭不斷的思想根源--基督教思想中之缺乏包容性。

  世界上最有包容性的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中國文化。孔子是人本主義的哲學家﹐不是宗教家﹐筆者認為﹐孔子甚至是反對宗教的哲學家。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對弟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極不願談神鬼及來生等問題。儒家講王道﹐嚮往“天下為公”“大同世界”。這都是對思想政治與社會制度的追求﹐因此中國幾千年來可說沒有宗教戰爭﹐沒有假借對“神”的不同解釋而造成政權分裂或內戰。猶太人在世界各地流亡三千年均不能同化﹐道理至為簡單。世界各地文化均缺少包容性﹐對猶太人及猶太教加以壓迫﹐猶太人自然地只能自我團結﹐同樣以排他的文化求自存。結果只能是﹕或是自存﹐或是被消滅﹐絕無融合之事。然而猶太人唯有在中國被同化了﹐道理同樣簡單﹐因為中國文化能包容而不壓迫猶太人﹐猶太人也不必排他以求自存了。

  乙﹑文化的哲學性與倫理性﹐並具有突出的理性精神及中庸精神。

  一個民族的文化﹐或多個民族混合的共同文化的主要基礎是哲學及倫理的﹐而不是偏激的宗教的﹐則該文化較易成為理性的﹐以及合於中庸之道的。文化的根源來自哲學思想﹐並影響一個民族的政治及社會行為﹐以及其思想﹑心態。哲學可以簡單定義為“講道理的學問”(馮友蘭語)﹐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為“講道理﹐也就是追求真理的學問”﹐因此可以肯定﹐以哲學為主流的文化必然是圍繞著真理的文化﹐雖然說必定是真理﹐但總不會太偏狹﹐太排他﹐這就必然使文化具有較多的理性精神。

  文化中如果突出“倫理”﹐則這個文化將對人際關係有較實際而穩定的影響。如果一個文化不以哲學為主﹐而以宗教教條為主﹐卻突出倫理的規定﹐則這個倫理必定是其宗教的“執行規章”而已﹔如果一個文化的基礎以哲學為主﹐但沒有突出的倫理方面的內容﹐則該文化可以流於過多的倫理而少務實的社會意義﹐換言之﹐該文化較不易造成社會的穩定﹐哲學難以“落實”到社會。

  進一步言之﹐重視哲學與倫理的文化﹐則較易具有理性及中庸的精神。在世界事務及國際政治的範圍﹐則是維持和平的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