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美誤讀或增加衝突風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5 09:32:36


資料圖:5月12日,美瀕海戰鬥艦入侵中國南海宣稱維護航行自由,中國海軍054A高速尾隨。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僅僅幾年前,在談到中美就南海問題爆發戰爭時,很多人還認為這是一種荒唐的想法。然而今天,人們已經不能對這種可能性一笑置之了。

  香港《南華早報》6月3日載文《中美之間的誤解會增加戰爭風險》,文章說,過去人們總認為,可能引發中美戰爭的唯一問題就是台灣地區。這種危險性目前依然存在,但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威脅了。同時,海上爭端已經走上前台,并且相關各方都面臨著應對挑戰的壓力。

  人們想念中美之間享有戰術默契的往昔美好時光,以及理查德•尼克鬆-亨利•基辛格的“戰略模糊”時代。“戰略模糊”實際上以默契地理解對方的目標為基礎幫助維護了和平。

  今天,中美對抗的真正危險不再在於兩國是否存在戰略互信,而在於不斷誤讀對方發出的信號。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可能引發軍事衝突。

  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戰爭是不可避免還是可能發生但可以避免?如果人們認為不可避免,那麼兩國政府的唯一選擇必然是加強軍事准備。如果是後者,那麼雙方必須認清問題的根源。在研究政策問題的圈子中,管控領導者與新興對手之間的激烈競爭是一個熱門話題。通常這種競爭被稱為“修昔底德陷阱”。這種理論假定,一個崛起中的國家不可避免地會挑戰現任霸主,而且通常是以軍事手段。

  一個雄心勃勃、正在崛起的國家將以下列方式提高它的地位:獲取領土,擴張影響力範圍,或修改既有霸主制定的規則。

  直到不久前,美國主流政策領域的精英對這一觀點的有效性還抱有疑慮,但現在,華盛頓的共識傾向於遏制和對抗。他們宣稱,這主要是中國在南海咄咄逼人的行為造成的。一個“修昔底德陷阱”已經觸發,戰爭陰雲正在積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