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供應量增速下降,擾亂了商業銀行融資節奏。因而商業銀行開始向央行施壓。據媒體報道,有四位商業銀行高管此前透露央行不遲於本周三晚上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比率。但顯然被證偽,而從央行表現看,近期降低存准率可能性不大。6月18日,央行仍然在公開市場發行了20億元3個月期央票,顯示央行並不想屈服於市場壓力。
央行不會讓商業銀行牽著鼻子走,不會輕易放鬆緊縮性政策
從宏觀經濟考慮,央行不會讓商業銀行牽著鼻子走。商業銀行流動性問題,仍屬於結構性問題,與其激進的銀行資產配置策略有關。在中央政府提高對信貸風險控制要求背景下,央行不會輕易放鬆緊縮性政策。這一方面要顧及宏觀經濟全局,另一方面也考慮到要避免商業銀行出現“道德風險”。
實際上,儘管市場中流動性偏緊,但此前過多流動性並沒有注入實體經濟,因而當前出現的流動性問題並不會對實業投資造成影響,央行不必急於採取動作。
中國經濟目前呈現弱復甦跡象,這是經濟結構調整的真實反映,而中國政府也意識到刺激政策只會帶來更大風險,因而實際容忍了較低的增長率。即便考慮“十八大”提出的翻一番目標,目前只要維持近7%的年均增速,即可達到增長目標。相反,長期積累的地方債務和房地產泡沫問題,將成為最危險的引爆系統性風險的因素。只有在平衡增長與控制風險間協調好政策,才能避免中國經濟出現大的動蕩。
因而,央行短期不會降低存准率。這是因為,收縮過剩流動性已經成為宏觀調控重要目標,特別在“影子銀行”近乎失控的情況下,除非出現明確通貨緊縮信號,央行不會重蹈覆轍,再次輕率實行寬鬆政策。倉促降准將向市場釋放錯誤信號,這不僅緩解商業銀行整改理財產品的壓力,更會妨礙房地產調控政策實施,重新提高市場通脹預期,以致阻礙經濟結構調整步伐。
央行當然也不可能無視商業銀行出現支付危機,必要時,仍可通過正常逆回購等工具來注入流動性。
2012年中國商業銀行利潤近1.24萬億元,連續4年創歷史新高,如此高盈利的行業突然出現流動性問題,似乎讓市場不解。其實這反映了商業銀行經營的因果關係,因為前期對利潤的過度追求,導致監管套利活動激增,在創造高利潤同時也增加了金融風險。一旦監管加強,勢必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也就放大了流動性問題。
這所謂,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