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合肥市一家銀行的員工21日在清點人民幣。 |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英國《金融時報》6月21日載文《中國進入信貸緊縮?》,摘要如下:
上世紀80年代,西方驚奇地注視著日本“奇跡”,試圖弄明白如何複制這種成功。在1990年Shirayama Shokusan公司競購倫敦市政廳,以便在英國議會大廈的河對岸打造一家豪華酒店的時候,英國仍相信日本模式。如今,中國經濟模式已取代日本(和本世紀頭十年的美國)成為最新寵兒,即便中國經濟增長已在放緩,問題開始累積。現在,中國的萬達集團計劃在泰晤士河畔建造自己的豪華酒店和公寓大樓。
如今的中國與上世紀80年代由信貸驅動的日本經濟繁榮驚人地相似。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認為,過去四年中,中國信貸相對於經濟增長的擴張速度,遠超過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信貸最高峰時的速度,也超過了韓國陷入1998年金融危機前四年裡的放貸速度。
最廣泛的信貸指標“社會融資總量”2013年增長52%,同時純信貸增長是經濟增速的兩倍。
中國已經成為基金公司的首要擔憂對象。投資者迅速成為中國貨幣市場的專家——短期貸款利率6月上漲了一倍多。在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股暴跌11%。它們的A股則得益於政府的買盤而表現較好一些。
這是否是信貸緊縮的開始,並暴露出銀行多年來的放貸決策有多糟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