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危中尋機,理性看待中國經濟減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1 08:48:43  


 
  中國地方債是伴隨著2008年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而放鬆借款限制,開始大幅增加的。但隨著地方投資的飛速發展,地方政府的負債規模也在急劇膨脹,投資質量及其清償能力卻引起外界疑慮,特別是有些地方政府已經出現了“入不敷出”的窘況。

  所幸這一債務規模總體來說還處於可控、可管理的狀態。國際權威經濟機構的預警,恰恰可以讓中國決策者充分意識到這些挑戰,果斷實施新一輪改革。

  5月30-31日,中國召開2013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儘管這是發展改革委每年都要召開的一個例會,但因為是中共十八大之後第一次召開經濟體制改革系統的一個專門會議,仍吸引了格外的關注和期待,被外界視為今年改革推進過程中的重要一步。據悉,會議討論的話題將關係到中國當下最迫切的一些領域的改革與突破,如財稅、價格、金融、房地產、土地等。

  可以看出,中國已經不再以一次大規模的刺激來推動經濟發展,而是促進經濟領域改革向縱深層次發展,將經濟轉型與改善民生作為著力點,營造更加健康的經濟發展環境,使經濟走上更均衡、更可持續的增長道路。

  或許,數字是對一個經濟體發展狀況最直觀的判斷,但目前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中國本身所面臨的問題都格外複雜,很難以一個數字概括。而中國對於自身經濟增長的快與慢,正在化“被動”為“主動”,從重數量到重質量,走出自己的節奏。外界觀察中國經濟,需要有更長遠的眼光,更耐心的等待,更具發展的全局觀。中國則需在觸及深層利益關係、推進改革難度加大之際,出“實招”應對,以化“危”為“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