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鬆綁放貸 中國經濟仍“沉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9 10:57:08  


中國4月份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增幅時隔7個月創下最高值,但生產和投資不見明顯擴大,經濟增長複蘇前景并不樂觀。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韓國《朝鮮日報》5月15日載文《鬆綁放貸中國經濟仍在“沉睡”》,摘要如下:

  中國4月份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增幅時隔7個月創下最高值,但生產和投資不見明顯擴大,中國經濟增長復甦前景並不樂觀。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低於預期,給市場一個“意外衝擊”,因此有預測認為,如果這一趨勢發展下去,第二季度也難有樂觀業績。受悲觀預期拖累,中國股市在13日和14日連續兩天普遍下跌。14日,上證指數比前一交易日下降1.1%,報收於2217點。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經濟可能禍不單行,前有日元貶值當道,後有中國經濟復甦緩慢攔路。

中國貸款增加,不見生產投資擴大  

  據中國人民銀行13日公布的數據,上個月金融機構新增貸款79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6.3%。如果看增幅,是去年9月份(16.3%)以後的最高值。

  但是上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加20.6%,環比(20.9%)有所回落。另外,工業生產增幅達到9.3%,未能達到《華爾街日報》統計的市場平均預測(9.5%)。加上如果考慮今年4月工作天數比去年同月多出兩天,工業生產增幅並不明顯。通常,在中國如果貸款增加,投資和生產也隨之擴大。

  不只是上個月。3月份金融機構的新增貸款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但工業生產只增加8.9%。

  大信證券當天在題為《中國經濟指標怪象原因分析》的報告中指出:“增加的資金沒有流入實體經濟,特別是民企的投資沒有改觀。”大信證券高級研究員成延周(音)表示:“貸款要帶動經濟增長,就要通過民企投資的增加來實現,但是目前中國增加的投資大部分是家庭房地產貸款,或者貸款流入地方政府投資。”  

  與此相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只停留在改善經濟的短期效應上,資金沒有流向實體經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