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中國,工薪階層漲薪千元不及房價零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4 11:03:55  


 
靠“死工資”維持生活

  我開始明白N對漲薪千元的淡然。記得第一次聽到“死工資”這個詞,是今年初專訪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時聽來的。她批評當今社會盛行的不是多勞多得,是“多撈多得”,國企、機關單位分配很不規範,隨便就能發一些錢,獎金、變相福利、灰色收入,而且還不用上稅。而真正盯在崗位幹活的人,“他就只能守著那點兒死工資”。

  “死工資”——這不是希望工資“死去”,而表現了職工對工資僵化不動的憤恨,但很多人還不能不靠工資過活。N就淡淡地跟我說,靠工資永遠發不了財。他隨時準備跳往更好去處,炒股票、借其他收入來強化生活保障。

  學者們形容說,國家經濟快速增長,但勞動者報酬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比重過去30年裡從61%降至39%,比發達國家低十幾個百分點。而構成勞動者報酬主要內容的工資,這些年來占GDP比重也明顯下滑,官方數據說2002年工資占GDP比重是12%,近五年我沒找到權威數據,肯定只跌不升。

  因而,社會上一片歌舞升平,高檔消費場所林立,但是人們常常想不透消費者的錢是哪兒來的?有多少人是靠工資收入維持中產階級生活?肯定有,但應該不是大部分。再有別的辦法,是投資、啃老,吃家裡的。如果當上公務員找到好單位,住房問題解決了,手頭也會鬆點。

冷漠感蔓延滋長

  社會心態也因此越來越浮躁。看到身旁條件水平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由於不知如何解釋的運氣——比自己更早進入職場,在房價大漲前購置好了房子;或有家庭背景,或通過灰色收入、腐敗等等,結果日子過得滋潤,年輕人內心當然不平衡。要求他們像過去一樣樸素地堅守崗位變得越來越難,反之,社會冷漠感則在蔓延滋長。國家變富了,跟我關係不大;我得到的就是那麼點,而目.比例在變小。

  N知道努力工作,肯定會加薪,但薪水基數不高物價高,加薪意義有限。他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一代,他們已完全解決了溫飽,但下一步發展的空間在哪里?他看看,資源好像都被其他人先占了。物價房價那麼貴,掙的錢用來買東西,不知道誰給賺去了,被什麼稅費抽走了。

  今年初全國人大通過的“十二五”規劃,提出要使經濟增長的成果更公平地為全民分享,要大建保障性住房以緩解人民的高房價之痛,前者有待時間檢驗,後者是否能實現是個問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