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最愛》上映標誌中國正視艾滋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6 10:49:50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英國《獨立報》5月24日載文《把艾滋病帶到中國農村的人》,摘要如下:

  在顧長衛群星雲集的新片《最愛》中,漂亮的艾滋病患者琴琴說,自己賣血是為了買昂貴的洗發水。她滿不在乎地說:“村裡有個女孩買了,我想讓我的頭髮也像她的那麼有光澤。”後來琴琴得了“熱病”,這種怪病自從一個“血販子”來過之後就在這一帶蔓延開來。村民們都搶著找他賣血換錢。

  這部電影上周在中國影院首映,是第一部把20世紀90年代的賣血醜聞引入主流文化陣地的作品。影片場景設置在一個邊遠鄉村,講述了一對戀人——琴琴和趙得意——在“熱病”陰影下的故事。

  《最愛》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這也許是這部影片最不同尋常的一點。它標誌著政府在這個此前一直受到嚴格審查的話題上的態度出現了轉變。艾滋病本身就是敏感話題,但最敏感的是賣血醜聞,這段歷史導致了中國農村很多人感染H 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90年代,被叫作“血頭”的人開始從農民那裡買血,采血工具也重複使用。艾滋病在河南、安徽等省蔓延開來,令很多人喪命。在上海的辦公室,顧長衛對記者解釋了這部電影的創作動機。“在當代中國,人們仍然談‘艾’色變。這部影片就是試圖幫人們克服這種恐懼。”

  這部影片的發行恰逢其時。上個月衛生部宣布中國死於艾滋病的人數正在達到峰值。艾滋病死亡人數自2005年以來增加了7倍多,截至2010年底總死亡人數從不到8000人增加到6.8萬人。僅去年一年就有7700例艾滋病死亡病例。衛生部一名高級官員上個月對《中國日報》說,峰值的出現是因為“那些在20世紀90年代感染HIV的人正在發展為艾滋病患者”。因此,死亡人數猛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