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的兩個半看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5 09:41:33  


 
  然而,專家們也早已指出,中國要促進經濟轉型,一系列重大改革又是無法避免的,例如要素(包括能源、資源、土地)價格改革,政府財政與稅收體制改革,金融領域裡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戶籍制改革、放鬆對服務業與私營企業的管制與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等等,這些都是決定中國“調結構”成敗的關鍵。

  專家們建議的上述改革,大多指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即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打破壟斷,降低行政部門的主導作用,釋放民間活力。但是許多必要的措施,恰恰都卡在難點中,因為中國的改革越來越與特殊利益集團構成衝突,而後者近年正在加速強化與成型。

  這解釋了國內知識界對政治體制改革的強烈呼聲,以及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政改”言論廣受支持的原因。許多人都看到經濟體制改革滯礙不前的關鍵,正在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針對“十二五”規劃與中國經濟轉型實現的前景,分析人士指出,關鍵系於政府轉型能有實質性的突破,建立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

  近期,中國高層頻頻發出的“政改”信息給知識界看到了曙光,但是這幾年改革進度緩慢,以及本屆領導層只剩兩年任期的事實,又讓外界不敢對於五中全會的“政改”企圖心抱太大期望。在關鍵時間點上召開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承載了重要的責任,但它將如何因應時代的挑戰,大家只能等待18日會議決議公布,才見分曉。

  一些專家擔心的是:改革越是遲到,成本將更大。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最近接受國內媒體訪問時就說:“改革未及時啟動的結果,就是增大了未來改革的難度。在利益集團格局進一步成型和強化的背景下,未來轉變政府職能,難度會明顯加大,成本也會更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