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共透明執政邁出新步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2 10:12:26  


 
  新聞發言人制度逐漸健全。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在各級政府部門加快發展新聞發言人制度,至2005年,已有62個國務院部門和20個省市設立了新聞發言人。2009年間,黨中央國務院各部門舉辦新聞發布會573場,各省(市、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1013場。2009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四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新聞發言人制度觸角延伸至黨委系統。目前中共中央共有26個部門,已有11個部門設立了新聞發言人。

  政府官員與媒體關係受到重視。今年3月3日,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在第一期全國縣委宣傳部長培訓班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把輿論引導的任務落實到基層,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支持媒體採訪報道,正確對待輿論監督,提高同新聞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國務院新聞辦連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專家,深入各地基層政府,通過舉辦講座和座談會等方式,為各地官員和媒體構建和諧的關係獻計獻策。

  在某種意義上講,每位官員都是新聞發言人。中國各層次、立體化的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新聞發布會制度逐漸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渠道逐漸暢通、效率逐漸提高。除職業的新聞發言人外,各地各部門的官員,都有義務推進政務公開透明。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官員隨時都有可能成為新聞發言人。官員必須逐漸學會善於面對媒體,善於應對媒體,善於利用媒體。如何利用媒體以及在媒體前展示自己,展示和宣傳本地區本部門,應成為每個官員重視的課題。

  政務公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越來越多的行政機關和黨委部門設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但新聞發言人的業務水平和信息公開意識參差不齊,新聞發言人之外的黨政幹部不善於應對媒體,官員與媒體的衝突和矛盾不斷。設立新聞發言人,只是政權透明化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信息公開,尚需制度保障;新聞發言人也需進行集中培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