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政改:重新蓄積共識與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5 10:38:35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強調政治改革的重要性,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
  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5日載文《重新蓄積改革的共識與力量》,文章說,中國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共識的重新凝聚卻是前進的重要一步。何況,中國需要這些改革,因為如中國總理溫家寶所提示的:如果收入分配不公沒有改善,再遇上腐敗與通脹,三者齊臨,社會穩定就會出現風險。摘要如下:
 
  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第一次全國“兩會”(全國政協與全國人大年會),昨天落下了帷幕。制度設計類似於西方政體下國會作用的“兩會”,本屆的主題是鮮明的:即在後危機時代中國要如何轉變增長方式,改變原本對出口的過度依賴,開展一種內需與出口較均衡的發展模式。 

  轉變增長方式的課題在中國其實談了十幾年,然而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以及國內經濟仍面對著的重重不確定因素,使原增長方式的不可持續性以更迫切的態勢逼視中國政府與社會。此時,制約轉換增長方式的一系列瓶頸問題得到了系統性的論述,民生與經濟的關聯被正式確認,經濟體制改革的不足受到更充分的認識,社會體制改革議程隱然浮現。 

  因而,勞動者報酬過低、房價太高、公共服務不均等、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國企的角色與國企高管的高工資、中小企業發展的困難、政府的轉型緩慢、權力監督不足等具體問題都成為本次“兩會”上的熱議話題。而且社會輿論與發言的委員與代表,基本都有相當高的共識。但是與過去一樣,大家看到的問題很多,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很少,這就造成外界對本次“兩會”的兩重觀感:有人認為討論很活躍,“真話”的比例明顯高於過去;也有的人認為很平淡,缺乏新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