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復興與外交強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3 18:28:39  


被稱為“歐洲野牛”的俄羅斯特種兵底氣十足
  中評社訊╱題:俄羅斯復興與外交強勢 作者:許濤(北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所副所長、博士

  2007年的俄羅斯對外政策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變化,成為引起國際社會重視的主要焦點之一。尤其是普京總統連續在不同的國際、國內場合發表的一系列講話和表態,更是被各國媒體看作俄羅斯外交趨向強硬的重要信息。這種變化對俄羅斯與美國、歐洲及世界將帶來什麼影響,是否意味著今後的大國關係可能回到冷戰時期的基本特徵?對此,人們自然免不了會做出這樣或那樣的猜測。

  經濟持續崛起使對外政策底氣十足

  早在2005年,俄羅斯通過了《2006-2008年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中期綱要》,在《綱要》中提出的四大“國家優先發展項目”,即衛生、教育、住房和農業。《綱要》還對2006-2008年3年經濟增長的可能性,提出了三種方案。這三種方案主要是根據對時局的不同判斷而分別測算的:一是繼續實行現行的、走資源型與利用現有生產能力的經濟增長模式;二是推動新經濟部門發展即走創新型經濟增長模式;三是人力資源發展戰略。俄羅斯要加速從資源型經濟增長模式向發展型模式的轉變,使經濟的發展建立在創新、人力資本、高科技與自由經營的基礎上。《綱要》將各種因素綜合起來分析,認為今後相當一個時期,俄羅斯經濟仍可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按《綱要》預測,通過實施積極創新型的發展戰略,俄羅斯經濟在2005-2008年將增長26%,到2008年GDP將達到29.3萬億盧布,約合1.1萬億美元,按國際標準,俄羅斯屆時就可成為經濟大國。到2015年可超過l萬美元,到那時,俄羅斯就可以成為經濟強國。

  2月1日,俄總統普京在一年一度的記者招待會上,向國內外媒體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俄羅斯在政治穩定的前提下加快經濟發展。普京總統披露,2006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幅度達到6.7%-6.9%。而且,在俄羅斯政府的努力下,抑制通貨膨脹成效顯著,從1999年的通貨膨脹率36%降至2006年的9%,並計劃在2010年前將通脹率降至4%-5%。2006年俄羅斯回流資金達410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達到310億美元,大大改變了長期存在的資金外逃現象。俄羅斯還於2006年提前償還了蘇聯時期留下的220億美元債務,黃金儲備提高到303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在2008年普京的總統任期結束前,俄羅斯最高決策層要完成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俄羅斯今後的發展完善一種符合於當今國情和世界形勢要求的國家模式,其中國家經濟發展模式更在首位。在領導人看來,實現經濟高速增長、加強綜合國力是俄羅斯對所遇到的國內各種挑戰和外部威脅的惟一良策。在經濟力量已成為決定性力量的今天,俄羅斯領導人十分清楚,如果經濟上不去則很難成為多極世界中有分量的一級。與此相輔相成,當俄羅斯的國家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時,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保留發言權已是當仁不讓的事情了。

  長遠戰略定位不甘於繼續充當二流角色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剛剛獨立的俄羅斯曾經以一種理想主義的觀念看待自己與美國及西方的關係。當時的一些俄羅斯政治家認為,俄羅斯放棄了與西方世界為敵的對立狀態,放棄了原有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觀,為擺脫冷戰消耗的西方國家帶來了大量的政治和經濟資源,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一種新型的夥伴關係。但是,十多年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發展的歷史卻在不斷地強化著另一種事實:俄羅斯作為當今世界上一個仍然具有巨大軍事能量的大國和未來世界上的一個潛在對手,美國及西方並沒有放棄對其繼續的戰略圍堵和弱化。從不顧俄羅斯方面一再抗議的北約持續東擴,到削減戰略武器的尖銳矛盾;從美國單方面撤出反導協議,到策動俄羅斯周邊鄰國的“顏色革命”。2006年在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爆發了自“9•11”事件後借國際反恐合作大大緩解雙邊關係後的最激烈的爭吵,美國的個別官員甚至再次提出對俄羅斯進行戰略打擊的可能性,俄羅斯方面也不甘示弱,認為完全可以將戰略武器重新瞄準西方。雖然是一場口水戰,但卻揭示了俄美間結構性戰略矛盾所在:美國及西方不願看到俄羅斯脫離了由他們預先設定的軌道發展,而且在變本加厲地走向對自己具有威脅的大國地位。而俄羅斯的領導人也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要按照西方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化解這一對結構性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未來的國際社會中甘當一個二三流的角色,這無論於民族感情還是務實需要都是不能接受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