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復興與外交強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3 18:28:39  



  普京總統在今年2月1日的記者會上,首次公開表示,俄羅斯的戰略武器完全是一種新的科技體系,所謂反導技術根本奈何不得。這種態度強硬的表述從2006年以來的確經常在俄羅斯的政界、軍界傳出,但是由總統在正式的場合提出還是第一次。2月10日,普京總統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又以嚴厲的措辭,抨擊了美國近年在國際事務中的單邊主義和“過度武力”的行徑,這是普京當選總統以來針對美國的最激烈批評。4月26日,普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指責北約沒有認真履行1990年原華約與北約簽署的《歐洲裁減常規軍事力量條約》,在俄方立法機構認真通過該條約並實際上開始履行時,北約各國議會幾乎無一通過這一文件,而且新加入北約的原華約國家根本就不打算承認這一條約。普京總統還嚴正提出,如果與北約的繼續談判消除不了俄的安全威脅,他將建議在“俄羅斯-北約委員會”上討論俄是否要退出這一條約的問題。還要求俄軍必須適應當代的軍事威脅,為維護世界戰略穩定發揮作用,為此俄將不再縮減作戰部隊,並裝備新型武器以保持世界武裝力量的戰略平衡,包括重新啟動建造戰略核潛艇和用“白楊-M”型導彈及其改進型裝備部隊。5月底,普京總統表示,俄羅斯將以“不對稱”的方式與美國保持軍事力量的平衡。這些看起來似乎很激烈的反應,恰恰是俄羅斯要以自己的方式在與西方的結構性矛盾中保持其獨立性的努力。

  大國重新崛起要求整合傳統勢力範圍

  俄羅斯民族國家的發展歷史進程中,由於其文化發育中心地區缺乏地理屏障,使其受到了來自外族的多方襲擾。因此,傳統的俄羅斯地緣政治理念將國家安全與地域擴張聯繫在一起。歷史又往往愛捉弄貪心的統治者,因沙俄和蘇聯時期的過度擴張所累,龐大帝國的解體成為冷戰結束的重要標誌。但是幾個世紀形成的傳統聯繫,俄羅斯在獨聯體地區依然存在著重要的安全和經濟利益,並且保持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力。西方的地緣政治和戰略學家們也很清楚這一點,通過“後蘇聯地區”的影響恢復大國地位是俄羅斯復興的重要途徑。因此,北約東擴也好,“顏色革命”也好,“大中亞計劃”也好,其實質無非是割斷俄羅斯與這些周邊地區的傳統聯繫,將俄羅斯的影響力封殺在國門之內,從此杜絕俄羅斯大國復興的門徑。俄羅斯也清楚地看到了西方圍堵的意圖,開始加大在這一地區與對手的博弈。

  今年3月27日,俄羅斯外交部公佈了長達100頁的《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概述》,其中就明確強調,與獨聯體國家關係是俄羅斯外交的主要方向。因為在這裏集中存在著俄羅斯的重要利益,也存在大量包括非法移民和集團犯罪在內的對俄羅斯的嚴重挑戰。《概述》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任何一個夥伴國或者一體化組織能替代俄羅斯在獨聯體一體化進程以及雙邊關係中的作用。最理想的結果是建立一個能使保障所有成員國都有效發展的共同經濟體系。同時,俄羅斯放棄了蘇聯時期“背包袱”的做法,在發展與獨聯體國家關係中將採取“明算經濟賬”的方式,認為這樣的關係比以政治為主的舊式關係更具生命力。2005年俄羅斯機械設備出口僅占總出口額的5%,而對獨聯體國家的機械設備出口卻佔到俄羅斯這一類產品出口總額的21%。目前,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三國”海關聯盟為基礎逐步擴大到六國和整個獨聯體國家加入的海關聯盟。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在保障區域安全和穩定以及應對新挑戰和威脅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2006年烏茲別克斯坦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這個組織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

  美國試圖在中亞地區建立聯合中亞五國、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新力量結構,為此正以軍事進入、經濟援助、技術支持等手段向中亞地區滲透,即所謂“大中亞計劃”,而建立繞開俄羅斯的能源輸出走廊是實現這一計劃的關鍵。今年5月10-16日,普京總統對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進行長達7天的訪問,一方面說服哈薩克斯坦繼續通過俄境內出口油氣資源,另一方面促使土庫曼斯坦新領導人承諾履行到2028年向俄羅斯供應2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協議。普京與哈、土領導還達成了修建沿里海天然氣管道的原則性協議,並責成各國政府於9月1日簽署相關協議,爭取於2008年開始落實這一重大項目。同月的10-12日,在波蘭召開了由波蘭、烏克蘭、立陶宛、阿塞拜疆、格魯吉亞領導人出席的能源會議。會議主題是討論修建一條由中亞繞開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石油管道,故被俄羅斯媒體稱為“反俄能源大會”。為籌劃此會議,波蘭總統卡欽斯基3月底曾專程赴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遊說,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也曾答應出席此會。但由於普京的來訪,使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無法出席波蘭能源峰會,而在普京壓力下納扎爾巴耶夫關於“哈薩克斯坦大部分石油將通過俄羅斯境出口”的承諾更使波蘭能源峰會幾乎失去了預期的意義。

  隨著俄羅斯表現出的大國復興勢頭,其與美國及西方的矛盾將更加表面化。但俄羅斯畢竟將與美歐關係視為其對外政策中的重要方向,徹底的惡化和全面的對抗也不是俄羅斯所期望的。俄羅斯在堅持大國復興的道路上,新博弈措施也必將與修補政策同時推出。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7年7月號,總第115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