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軟實力與中國的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1 12:42:03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GDP總量,大城市的繁華程度,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的現代化水平方面,中國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然而,如今的中國是否也擁有與這種水平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呢?現實的回答是否定的,中國的崛起至少在經濟發展和道德觀念這兩個方面是失衡的。從西方有過崛起過的大國經驗看,中國要想將崛起持續下去並順利完成,必須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國必須找回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所謂核心價值觀指的是歷史上傳承下來的並且至少是社會絕大多數成員都能認可的道德標準,它能夠成為人們的精神路標。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厚,思想深邃;可是,今天要說明到底什麼是中國的核心價值時,人們突然發現不僅很難找到,而且現實與先哲們倡導的諸如仁愛、敬誠、忠恕、孝悌、信義之類的說教相悖。沒有核心價值觀,中國的崛起就缺乏精神支柱,結果難免重走要麼學蘇聯,要麼學美國,鬼子來了漢奸多的老路。

  其次,中國要更新陳腐的道德觀念。前面講了,道德觀念的更新是大國崛起的前提。現在的中國找到核心的價值觀不易,但許多過時的甚至阻礙社會發展的道德觀念卻大行其道。比如,凡事先講情再論理後說法,於是,情大於法,情大於理,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摻雜了大量的人事因素。比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夫貴妻榮子富,秘書司機都可目空一切,於是,腐敗大案往往都是一家家、一窩窩的。再比如,特權觀念、等級觀念盛行。對於為官者,車子和房子的意義不在於使用價值,而是官位級別的象徵,舊時多少人抬的轎子不過換成了汽車品牌上的差別和排氣量的大小而已。若是這些與歷史發展相悖的觀念纏身,中國的真正崛起是很困難的。

  提高國家的素質

  國家的素質也是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就是修養,而平時的修養就叫做素質。一個大國素質的高低,同樣制約著它能否崛起或崛起速度。不同的時代,大國之間爭勝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分裂的世界中進行競爭通常是針鋒相對的,以壓垮對手為最終目的,比如,冷戰時期的美國和蘇聯。但是,在今天以和平、合作、發展為主題的全球化時代,大國之間的競爭就像許多競技體育項目,如跳水、射擊等,比到最後,實際上就看誰自身的素質好,誰不出錯或者少出錯,誰最後就能獲好的名次。從這個意義上說,各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又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對手。在這種競爭過程中,只要不出錯、少出錯,任何一個有大國資本的國家都有崛起的可能。為此,競爭者不應光盯著對手的短處和自己的長處,而應當著眼於對手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學會對手的長處和克服自己的短處,是提高自身各方面實力的基本前提條件。另外,在全球化時代,競爭更為激烈,競爭環境非常複雜,任何一個競爭者都不可總是處於主導或優勢地位,相反可能時常處於被動或劣勢,因而必須在逆境錘煉出處亂不驚的成熟心理。

  崛起道路不能錯,這是檢驗大國素質的重要指標。正確的發展道路首先應當是人間的蒼桑正道,即能順應歷史的潮流而動,能夠得到世界的普遍認同。發展道路不能出問題,首先不要逆歷史潮流而行。比如,德國在19世紀後半葉統一後快速發展,經濟和軍事實力大增,崛起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但是,它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成為第一次大戰的元兇。20世紀20~30年代,德國再一次崛起,可在狂熱的希特勒帶領下走法西斯主義道路,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南轅北轍,這種崛起無論對德國還是對世界而言都比不崛起還壞。發展道路不能出問題,還要尊重客觀現實,不能盲目冒進。後起之國往往急功近利,希望越過傳統強國的發展階段,於是,或者用暴力等非常規手段謀求快速崛起,或者接受政治烏托邦幻想。比如,上個世紀中葉,赫魯曉夫提出“趕英超美國”,用20年建成共產主義,而中國更是宣稱用3年時間“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這樣的做法非但不能在與西方國家競爭中勝出,更談不上崛起,甚至還給自己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然而,人非聖賢,國非聖賢,在競爭和在崛起過程中出現某種程度的差錯,幾乎對所有國家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常態。能夠在競爭的世界中崛起的大國,不一定不出錯,但一定要儘量不出錯或少出錯,且有糾錯機制。要想做到這一點,它的自我察覺能力和校正能力必須強大,這也是大國崛起過程中應具備的素質。旁觀成功崛起過的大國,它們的發展實際上都是對自己的前進方向不斷修正,對自己實施的各方面政策不斷改良的過程。比如,所有制形式日趨多樣,資本的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國家宏觀經濟機制的確立與政策的不斷調整,從“泰勒制”到“企業文化”管理方式變革等等,都有效地控制了經濟危機和通貨膨脹,對於增強競爭能力、促進國民經濟迅速而穩定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何才能有這種自我校正能力,這不是幾句話就可說得清楚的問題。但是,至少有這樣幾點需要注意:第一,時刻保持著的修正意識,即要明白自己隨時都可能出錯;第二,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保持著足夠的敏感性,隨時準備調整自己以適應這種變化;第三,以健康的心態對待來自內部或外界甚至對手的批評,將批評者及其批評當作自我校正的鏡子,當作有利於自己健康發展的社會醫生。

  提高國民的素質

  國民素質是制約一個國家能否崛起的另一種軟實力,它的高低也有很多衡量指標;其中,全民的憂患意識、維護國家的良好形象和提高文明水準尤為重要。

  第一,全民的憂患意識。大國在崛起過程中,至少在表面上高速發展、歌舞昇平是主色調;這種形勢下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認識到自己正面臨的和將會面臨的種種危機。時時有憂患意識,時時盯著自己正面臨的和將會面臨的種種危機,才會主動地、盡全力地採取措施解決和預防危機。從這個意義上說,憂患意識再多也不是對“盛世”的否定,相反會成為它的“保護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古訓,道理就在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